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岳城水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岳城水庫

中文名稱;岳城水庫

外文名稱;Yuecheng Reservoir

岳城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8100k㎡

占漳河流域面積的;99.4%

岳城水庫位於河北省 邯鄲市磁縣與河南省 安陽縣 交界處,是海河流域漳衛河系漳河上的一個控制工程。[1]

序言介紹

岳城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積的99.4%,總庫容13億m3,水庫於1959年開工,1960年攔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水庫的任務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並結合發電。通過水庫調蓄,保證了下游廣大平原地區和京廣、京滬、京九鐵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過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農田220萬畝;可部分解決邯鄲、安陽兩市工業及生活用水;並結合灌溉發電。

岳城水庫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與河南省安陽縣交界處,磁縣岳城鎮岳城村西,是海河流域漳衛河系漳河上的一個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積的99.4%,總庫容13億m3,水庫於1959年開工,1960年攔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水庫的任務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並結合發電。通過水庫調蓄,保證了下游廣大平原地區和京廣京滬、京九鐵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過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農田220萬畝;可部分解決邯鄲、安陽兩市工業及生活用水;並結合灌溉發電。

樞紐建築

土壩:包括一座主壩和四座副壩,全長6294.5m。主副壩為碾壓式均質土壩,加高擴建時用砂礫料在下游進行全斷面壓坡,最大壩高55.5m。

溢洪道:位於主副壩之間,基礎以第三紀沙層為主,局部為粘土或礫岩,為開敞式陡槽型溢洪道。進口閘共9孔,採用三級底流消能,最大泄量12820m3/s。

泄洪洞:為壩下埋管式,位於主壩左岸,坐落在第四紀膠結不良礫岩上。由進水塔、洞身、出口消能段三部分組成,共9孔。洞徑6×6.7m,除右邊孔用作電站輸水外,其餘8孔均用來泄洪,最大泄量3530m3/s,是我國最大的壩下埋管工程。

電站:位於泄洪洞消力池右側,於泄洪洞右邊孔內裝設直徑5m,長280m壓力鋼管引水發電,裝機17000kw。

渠首建築物:河北省民有渠閘及河南省漳南渠閘,位於泄洪洞消力池右邊牆上,最大引水流量各100m3/s。

1987年至1991年岳城水庫大壩進行了加高擴建,壩頂高程由原來的157.0m加高到159.5m,大壩加高採用砂礫料在下游斷面壓坡。大壩加高的同時還加固了溢洪道工程,設計流量由11000 m3/s提高至12820m3/s,同時改建了泄洪洞工程。目前,大副壩上游防滲牆工程基本完工。

防洪標準

岳城水庫屬國家大Ι型水庫,其設計洪水標準為一千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二千年一遇,下遊河道設計安全標準為三十年一遇。

保護範圍

岳城水庫保護着下遊河北省清涼江以南,河南省安陽河山東省馬頰河以北的39個市(縣)及重要的工礦地區,是華北糧棉基地的主要部分;保護農業耕地面積2732萬畝,人口1416萬人,對京廣、京滬、京九等鐵路及京福、京珠等高速公路的安全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岳城水庫具有重要的地位。[2]

歷史運用

(一)1982年洪水

1、概述

自7月30日起,漳河嶽城水庫以上,天橋斷、匡門口至觀台區間普降大暴雨。觀台站自7月30日12時起漲,到8月3日9時,先後四次出現大於1800m3/s的洪峰,其中8月2日為最大一次,洪峰為2060m3/s,五天入庫洪量為4.84億m3;岳城水庫水位由7月30日8時的120.01m迅速上漲,到8月3日8時達到139.39m,超汛限水位7m多,蓄水量相應增加3.54億m3。

2、調度簡介

根據上游雨水情實際,考慮到在確保大壩安全的前提下儘量多蓄水,同時還應與衛河洪水錯峰,以減少衛運河淹灘,於8月3日10時開始泄水300m3/s,12時達到最大603m3/s,4日20時以後降雨基本停止,觀台站流量減至500m3/s以下,8月5日20時起岳城水庫減至70m3/s。岳城水庫在這次洪水中發揮了蓄水削峰的作用,8月3日出庫最大流量僅603m3/s,次洪水下泄量0.7億m3,削減洪峰達81%,洪量達85%。

(二)1996年洪水

1、概述

受8號颱風影響,8月2日至5日流域突降特大暴雨,漳河降雨中心在清漳河下游,雨量大多在200 mm以上。漳河各站水位從8月3日夜間起漲,觀台站4日12時出現第一次洪峰,流量為5310m3/s,4日18時出現第二次洪峰達到8910m3/s,為1956年以來第二位,岳城水庫最大下泄量為1500m3/s,最高水位為146.90m。受岳城水庫泄洪影響,漳河右堤接近或達到保證水位,下游漳衛新河由於淤積嚴重,行洪能力下降,多處堤防發生險情,但沒有釀成決口災害。

2、調度簡介

8月4日岳城水庫壩前洪峰達到8910m3/s,岳城水庫最大下泄流量1500m3/s,削減洪峰83%,充分發揮了岳城水庫的削峰作用,有力地支持了下游的防洪工作。

建設歷程

周恩來批示:「同意舉辦」

岳城水庫位於漳河流域。在這裡建設大型水庫是有其歷史根源的。漳河古稱衡漳、衡水,「衡」即「橫」的意思,意思是遷徙無常,散漫不可制約,如猛獸一般。新中國成立前,漳河兩岸流行着一首「漳河寬,漳河長,滔滔洪水似虎狼,年年淹沒萬頃地,妻離子散棄家鄉」的歌謠,是對當時漳河洪水的寫照。據統計,自明初開始至漳河最後一次改道(1368—1942年)的575年間,漳河大的改道不下50餘次,平均約十年即發生一次,對下游沿河工農業生產、交通、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危害極大。新中國成立後,1949—1956年8年中有6年發生水災,1956年最為嚴重,下游農田受災面積達1000萬畝,受災人口達1000萬人。

1957年11月,當時的水電部北京勘測設計院編制<海河流域規劃>時,確定在漳河上游及中游修建石梯、岳城兩座水庫,以解決漳河洪水的問題。

1958年春,根據河北省急需解決漳河洪水和下游洪水的要求,水電部決定暫緩修建石梯水庫,立即修建岳城水庫。工程於1958年7月28日正式開工。由於河北省擴大了工程規模,於1959年初停工。1959年8月12日,當時的河北省省委書記林鐵給周總理寫了一份「舉辦岳城水庫的報告」,總理批示:「同意舉辦」。1959年10月1日工程全面復工。

千軍萬馬戰猶酣

1958年7月28日,邯鄲專署成立岳城水庫工程局;8月開始修築92公里長的公路;9月上旬,近9萬民工進駐施工現場,截流戰役正式打響;10月主體工程開工興建。1959年10月1日至1960年汛前,從崗南水庫、治淮前線以及河北省調進幹部職工約2萬人,工程進場民工總數達到24萬餘人。「當時那個場面實在壯觀!」親眼目睹工程建設的磁縣岳城鎮下潘旺村村民趙有貴說。工地上人山人海!那時沒有現在的大型機械設備,全都是手推車、排子車,可民工們幹勁兒很大。工地上到處插着紅旗,各隊、組拚命爭先,廣播喇叭不停高喊某某隊完成了土方多少方,排在第幾名的內容,一個勁兒給民工們鼓勁。「最顯眼的是姑娘隊。」70多歲的袁好榮老人介紹,姑娘隊一點也不願落後,叫着號地和男人們爭高低。[3]

資料記載,到1961年汛前,水庫第一期工程完成,泄洪洞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大壩臨時攔洪斷面填築到148米高程,填築土方2000萬立方米,實現了一年攔洪的任務。

家家戶戶捐棉被

岳城水庫的設計以百年一遇水位152.4米加上10年塌岸範圍為移民遷移界線,以五十年一遇汛後最高蓄水位149米為土地徵用線。庫區移民涉及磁縣岳城公社、黃沙公社、都黨公社的19個村近3萬人。接到搬遷任務後,各公社幾乎同時召開了搬遷動員大會,村民們不計得失,很快完成了搬遷任務。下潘旺村民趙有貴介紹,當時,包括安置費、青苗補償費等,平均每個人給了120元。大家沒有怨言,一心想着如何支持水庫的建設,冬天天氣特別冷,剛剛澆築完的混凝土必須採取保溫措施,可那時候沒有防凍劑,只能在外圍想辦法保溫,老百姓就捐被子,一家一戶有捐4床的,有捐2床的,6公里長的大壩,被老百姓的被子溫暖了整個冬天。

周總理說:你們建造的是亞洲第一大土壩

1966年春天,周總理慰問邢台地震災區後,擔心地震危及岳城水庫,便不顧疲勞,風塵僕僕來到岳城水庫。聽完建庫匯報,周總理馬上乘車去工地察看大壩,當他得知,如果用建築大壩的土壘成一米高一米寬的土牆可繞地球三周時,高興地伸出大拇指說:「真不了起,你們建造的是亞洲第一大土壩!」周總理興致勃勃地站在大壩上,他對站在身旁的當時的水庫黨委書記梁曉東說:「戰國時期,西門豹治鄴就是治這條漳河,但他只能疏浚修幾條渠道。你們造了這麼一座大水庫,根除水患,造福於民,你們比西門豹強得多。」

防洪、蓄水,岳城水庫作用依然

岳城水庫1959年開工,到1970年底建成,至今已整整半個世紀。岳城水庫工程由主壩、副壩、泄洪洞、溢洪道、電站、渠首組成,水庫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4.9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149米時水庫水面面積42.5平方公里。50年來,岳城水庫的工程建設與管理取得了巨大成績,水庫工程發揮了巨大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效益,先後調蓄了1982年8月、1996年8月、1998年8月三次較大洪水,確保了下游廣大地區的安全,其中,僅1998年8月直接減災經濟效益就達到100億元。建庫以來,水庫在工農業供水和生態補水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支援了地方工農業建設,保證了邯鄲安陽兩市的飲用水安全,改善了水庫下游的生態環境。

1982年夏,天津市實際蓄存可利用水量僅0.4億立方米,整個天津市用水出現危機,國務院決定,從黃河及岳城水庫引水送天津市。1982年9月30,岳城水庫開始提閘放水,至11月12日,共計向漳河放水44天,輸水總量1.25億立方米。2004年2月16日,岳城水庫民有渠開閘放水,3月1日水頭到達白洋淀,截至6月29日8時,岳城水庫累計放水134天、3.9億立方米,白洋淀收水120天、1.6億立方米,白洋淀水位由補水前的5.8米升至7.2米,水域面積由31平方公里擴大到120平方公里,再現「馥馥蓮芳入夢來」的美麗景色。

岳城水庫管理局辦公室莊主任告訴記者,一代一代水庫人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時刻保護着水庫的安全,運用科學手段完善管理機制,力爭在未來的歲月里,使水庫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相關評價

的確,不到岳城水庫,不親眼目睹綿延6公里的攔河大壩,不親眼目睹需要用鐵軌來運行的重達幾十噸的巨型閘門,邯鄲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邯鄲人就難以想象,在市區西南55公里的磁縣境內,竟有着這樣一處雄偉壯觀、令人震撼的景致。

行政區分

位於河北邯鄲磁縣境內的岳城水庫屬國家直管的特大型水庫。

相關視頻

航拍岳城水庫

太行明珠-岳城水庫

岳城水庫一日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