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岩鴿(聞一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岩鴿》中國現代作家顧城寫的詩。

作品欣賞

岩鴿

岩鴿慢慢地飛來了,

低低地飛來了,

它剛掙脫了牢籠的束縛。

它忍受了多年的折磨,

痛苦的折磨,

強健的肌肉已經萎縮。

但這並不妨礙它心中歡樂,

自由的歡樂,

蹦蹦跳跳地在小樹上降落。

小樹旁邊有一條小河,

清漱的小河,

河水和藍天是一種顏色。

岩鴿在河邊唱着過去的歌,

兒時的歌,

歌唱那水中飄浮的雲朵。

唱着唱着它忽然又張惶失措,

不知所措,

好像看見了什麼鬼怪妖魔。

原來有一列大雁正從天空飛過,

從雲中飛過,

猶如一排利箭向遠方疾射。

岩鴿停止了唱歌,

不再唱歌,

心裡充滿了擔心和惱火。

它一下就變成了一個先哲,

「明智」的先哲,

向着雁群大聲地呼喝:

「我當年就因為喜歡天空海闊,

山高水闊,

結果就挨了鉛彈一顆。

「在牢籠里度過了十年囚徒生活,

可怕的生活,

用來償還我高飛的過錯。

「其實小樹林中有豐富的吃喝,

足夠的吃喝,

根本不必冒險去南北奔波。

「千萬別心血來潮飛得太高了,

太快了,

不然你們註定要重蹈我的覆轍。」

「岩鴿呵岩鴿,你錯了,

你現在錯了。」

天上的大雁一齊回答它的勸說。

「正因為世界上還有暗槍和枷鎖,

牢籠和枷鎖,

我們才必須飛得風馳電掣」。

大雁們說罷更快地飛去了,

飛遠了,

直奔那春光永駐的南國

我們飽經苦難的岩鴿,

不幸的岩鴿,

卻還在小樹叉上猶豫什麼? [1]


作者簡介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2]

「文革」期間開始詩歌寫作,1973年開始學畫,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今天》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1980年初所在單位解體,失去工作,從此過漂游生活。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7年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1988年赴新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後辭職隱居激流島。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在德國寫作。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留下大量詩、文、書法、繪畫等作品1992年獲德國DAAD創作年金。1993年獲伯爾創作基金,並在德寫作。 1993年3月曾回國探親。慘案發生時,值其夫婦從德返新西蘭不久。著作主要有《黑眼睛》(1986年人民文學出 版社出版)、《英兒》(1994年元月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與謝樺合著)、《靈台獨語》(1994年3月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老木、阿楊編)、《顧城詩集》、《顧城童話寓言詩選》、《城》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德、法等多國文字。另有文集《生命停止的地方,靈魂在前進》,組詩《城》、鬼進城》、《從自然到自我》、《沒有目的的我》。小說《英兒》為詩人於棄世前與其妻雷米(謝燁)合著。[3]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顧城作為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一員,還是其詩歌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顧城屬於那種用靈魂也為靈魂淺唱低吟的詩人,是純粹的性靈的寫作。他的詩歌安靜、舒緩、抑鬱、沉着,又不缺少生氣和活力。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文學史並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勞績。[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