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農家(葦岸春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里農家》是中國當代作家葦岸春風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山里農家
山里農家,家家戶戶都有一副使喚起來得心應手的槓,現在它被置之南牆,束之高閣了,大有馬放南山之意味。
這是一個三世同堂之家,爺爺年近九十,是村里做槓的老把式。爺爺穿的槓無論土地平與陡,使用起來都輕鬆順手,槓頭吃土深淺自如,人和牲口都不費力氣。要淺耕,稍微壓着槓把兒;要深耕,稍微扶着槓把兒。耕的地通熟,槓溝平整,用村里人的話說,扶着槓把兒能睡覺,美死人呢!爺爺說,穿槓那是竅門兒,就在槓檐的尾楔上,多一斧子背少一斧子背的事兒。紅花還要綠葉扶持,鄉辦翻砂廠的鏵片鑄造的有竅口,搭在槓頭上往土裡鑽呢!聽着爺爺這話,爸爸就高興,他曾是鄉辦翻砂廠的工人,做鑄鐵爐子、卷白鐵煙筒、鑄造鏵片樣樣在行。孫兒是個落榜的高中生,即種莊稼又打工。這幾年,村里養牲口的人家寥寥無幾了。原因是牲口纏人,年輕人外出務工,家裡的老人沒力氣降住牲口了,鍘草拌草搭料的日日餵養又費工,就將牲口換成了不吃草不吃料的微耕機。使用時加上油轟轟轟地開進地里,不用的時候收拾起來,乾脆得多。孫兒就把養了近二十年的騾子買了,也開來了一輛能耕能種的機器。爺爺就吩咐下去,把槓收拾好,別弄壞了,存放起來,留個念想。爸爸聽從爺爺的話,把南牆用小青瓦蓋了頂,在牆面上釘了一截鋼筋,把木犁掛在了南牆上。
一副木犁,它記憶着一個時代。爺爺的時代缺吃少穿,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想過上肚子圓圓身上暖暖的日子,夢想着「點燈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的神話生活。在爸爸的時代,溫飽解決了,山區通了電,實現了「點燈不用油」,照上了電燈,然而莊稼人永遠是靠土地吃飯,伺弄土地離不開犁的耕翻,拉犁的牲口總是走在農耕舞台的前排。今天的孫兒們真的「耕地不用牛」了,木犁漸漸退出了農耕生活,祖輩們的夢想成了現實。
木犁掛上了南牆,也使兩個民間工種向消亡走去。別把穿槓看作只是槓頭和槓檐的簡單組合,它蘊含着一位農人對土地的摯愛與理解。沙土地、土石地、平地、陡坡地的性格各有不同,能把槓穿的在各種地里都使喚起來順手,那才是把式,能造四檁三椽的大廳房的木匠不一定穿得了一副好槓。鑄鐵鏵片在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得見了,尋其原因,槓都沒有了誰還鑄鏵片呢!
傳統的農耕方式在現代農業的飛速發展中不停地改變着,面對一堵牆及斜掛在上面的木犁,就如欣賞一幅畫,思緒會飄忽到那單馬匹騾拉犁耕作的歲月里。東方欲曉,農人肩着木犁,牽着牲口,行至高高的山坡上,剛剛收割了的麥茬地被露水潮潤的濕漉漉的,等待着犁鏵的親吻。一聲吆喝,騾子一串響鼻,蹄聲嘚嘚,插入土地的犁鏵翻開泛着馨香的泥土,等待早餐的烏鴉跟在身後跳來攛去,哇哇叫着,啄食土裡的軟體蟲子。太陽露出了橘紅色的臉龐,東方的天際一片紅潤,映照着勞作的人們……
多麼美好而描繪着勤勞的畫卷啊,今天它只能收藏在村莊的記憶里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永遠是新的事物代替舊的事物。木犁,你就在南牆上靜養天年吧!
作者簡介
葦岸春風,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