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省襄垣縣崇福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西省襄垣縣崇福寺,位於襄垣縣古韓鎮朝陽社區。占地面積約為1168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清光緒八年(1882年)均有重修。1999 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

中文名稱: 崇福寺

地理位置: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東街附近

氣候類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占地面積: 1168平方米

門票價格: 30

寺院地址

崇福寺俗稱上寺樓,位於襄垣縣古韓鎮朝陽社區。坐北朝南,東西長36.5米,南北寬32米,占地面積約為1168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清光緒八年(1882年)均有重修。

布局結構

崇福寺,現僅存上寺樓、西配殿、東廂房。上寺樓台基石砌,高0.45米,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底層四周圍廊,重檐歇山頂。一層柱頭無斗拱,梁頭伸出檐外製成螞蚱頭;二層柱頭斗拱三踩單翹;三層柱頭斗拱五踩單翹。一、二層門窗已改,三層明、次間前後檐均施四扇四抹格扇門。一、二層拱眼壁內存清代壁畫約25平方米。東廂房牆嵌清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崇福寺東殿碑記。

文物保護

崇福寺,1999 年被長治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設施

崇福寺在山西朔縣城內東街北側。創建於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遼時曾作為林太師衙署,亦稱林衙院。遼統和年間改名林衙寺,金天德二年(1150年)題額「崇福禪偉」,建築壯麗。現存山門及觀音、彌陀、地藏、文殊諸佛殿,並有藏經閣、鐘鼓樓等。布局嚴謹,主次分明。藏經閣位居殿前,為他處所罕見。彌陀寺,是規模較大的金代建築。殿內金代塑像壁畫保存完好。

彌陀殿

在崇福寺內。是寺內最大的殿堂。建於金皇統三年(1143年)。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單檐廡殿頂,斗拱七鋪作,梁架結構奇巧,大間保留有金代的門窗隔扇,其中欞花圖案達十五種之多,精緻秀麗,工藝甚佳,是國內現存一處完整金代品。殿內塑像高大,中為阿彌陀佛,兩側為觀世音、大勢至兩尊菩薩,前有脅侍、護法金剛等像,均為金代原作。殿內四壁滿繪壁畫,內容為佛、菩薩及千手千眼觀音等像,畫幅巨大,技法純熟,設色以紅綠藍三色為主,藝術價值頗高。

觀音殿

在崇福寺內。創建於金。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頂,斗拱規整,梁架簡練,其特點是用減柱造的作法,增大殿內空間面積,以利禮活動。梁架中使用人字梁大叉手,是我國古建築中年代較早的實例。殿內佛台寬廣,塑觀音文殊、普賢像,曾經後人重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