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西醫科大學(校園風光)原圖鏈接來自 千梔網 的圖片

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是全國建立較早、為全國培養法醫學專業本科生最多的單位。1980年原山西醫學院與山西省公安廳率先在全國以聯合辦學的形式,創建了法醫學專業並於同年招生。1983年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司法部、衛生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山西省太原市晉祠賓館召開了全國高等法醫學專業教育座談會,對山西醫學院創建法醫學專業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建議推廣,同時確定全國普通醫學院校增開法醫學選修課。

辦學成就

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辦學26年來,為全國培養法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800多名,分布於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公、檢、法、司系統,就業率高,社會聲譽好。經畢業生跟蹤調查結果和用人單位反饋意見表明,大部分畢業生工作成績突出,成為各地法醫技術骨幹力量。在入選公安部全國刑事技術青年人才庫法醫學專業的316人中,有42人為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占到13.3%。

法醫學院專業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已經形成以 王英元為首席學科(二級學科)帶頭人,郭大瑋、王玉瑾、高彩榮、貟克明為學科(三級學科)帶頭人的學術隊伍。其中,擔任國家「十五」規劃和統編教材編委11人次,副主編1人;中國法醫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6人,副主任委員1人;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毒物與毒品檢驗委員會委員2人;中華醫學會法醫學分會常務理事1人,理事1人;中國法醫學會理事1人;中國法醫學會專家委員會法醫病理組副組長1人;《中國法醫學雜誌》副主編1人;《法醫學雜誌》編委1人。

在實驗室建設上,近幾年法醫學院進步較大。現有本科生教學實驗室3個、法醫DNA實驗室1個、法醫毒物實驗室1個、法醫免疫組化實驗室1個、法醫細胞生物學實驗室1個、法醫屍體解剖室1個。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如氣/質聯用儀、氣相色譜儀[1]、310遺傳分析系統、紫外分光光度儀、薄層色譜掃描儀、自動脫水系統、冷凍切片機、細胞培養設備、PCR儀、SQR3手動測序儀、蛋白核酸轉膜系統、純水系統、病理圖像分析處理系統、五人共覽顯微鏡、動物麻醉系統和人工氣候箱等。已納入學校計劃,正在陸續購置的儀器設備還有600萬元左右,實驗設備和條件達到全國同類院校較先進水平。

教研室

法醫病理學

人員構成:法醫病理學教研室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講師2名,主管技師1名。教師中5人獲醫學博士學位,3人獲醫學碩士學位。現有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3名。

專業教育:教研室每年承擔法醫專業本科生的法醫病理學專業課程教學。指導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培養進修生。在教學上,堅持提高師資隊伍素質,使法醫病理學教研室在教學任務較繁重條件下出色完成了各種層次的教學任務。現有2名教師分別參加衛生部法醫學專業規劃教材《法醫病理學》及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法醫學》的編寫。法醫病理學教研室堅持科研、教學、檢案一起抓的方針,以本科教育為龍頭,開展多層次教學。自1980年建系以來,在國際及國家級專業雜誌上發表各類學術論文一百餘篇,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省級科技進步獎兩項。培養碩士研究生7名。

科學研究:法醫病理學教研室先後承擔十餘項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實驗設備精良、研究方法先進,在法醫病理學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和優勢,處於國內同類學科的前列。

儀器設備:教研室現有BRIGHT 冰凍切片機(英國)、Leica石蠟切片機(德國)、成都泰盟BI2000顯微攝影圖像分析系統、成都泰盟BL 41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Olympus BX41五人共覽顯微鏡、 離心機、精密酸度計等先進的儀器設備。

法醫鑑定:法醫病理學教研室自1985年建立法醫學系開展鑑定工作以來,已承擔各類法醫病理學鑑定千餘例。運用現代法醫學理論與技術,準確及時地對法醫病理學案例進行科學鑑定,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服務。堅持獨立辦案,不受外界干擾,鑑定堅持"實事求是,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以鑑定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為宗旨,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並逐步規範鑑定程序,提高鑑定質量,制定、完善了有關鑑定的管理規章制度。

教研室的對外主要鑑定項目:各種非正常死亡和不明原因死亡、受虐待致死、鬥毆中死亡、醫療糾紛死亡的屍體進行法醫學解剖和病理組織學檢驗,對死亡原因、死亡時間、損傷時間等進行鑑定。

接受各地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委託進行屍體解剖鑑定;接受省、市醫學會及衛生行政部門委託的醫療糾紛屍體解剖鑑定;接受律師事務所及有關單位的法醫學諮詢。

法醫物證

人員構成:法醫物證教研室現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講師2名,主管技師2名。教研室具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其中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人。

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DNA遺傳多態性(STR)的法醫學和臨床應用研究。現承擔有山西省和太原市科研課題共3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近2項。在國內外發表科研論文近50篇,其中被SCI、BA、IM等收錄的論文有4篇。

專業教育:本教研室除承擔法醫專業本科生的《法醫物證學》《法醫人類學》專業理論和實驗課教學外,還承擔醫學系《法醫學》中法醫物證部分的的教學任務。已培養碩士研究生4名,由教研室教師主編或參編的專業教材或書籍有《法醫物證學》、第二版《現代法醫學》、《刑事技術大全-法醫物證分冊》和《醫學科研論文及研究方法》等己公開出版。

法醫毒物分析

人員構成:法醫毒物教研室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講師1名,高級實驗師1名。教師中1人獲醫學博士、2人獲醫學碩士學位。現有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名。

專業教育:教研室主要承擔法醫本科生「法醫毒物分析」和「法醫毒理學」專業課程教學;醫學本科生「法醫學」教學和研究生「現代儀器分析」課程。培養碩士研究生和指導進修生。有1名教師參加衛生部法醫專業規劃教材《法醫毒物分析》第二版、第三版的編寫,兩名教師編寫並主編法庭科學系列叢書《警惕你身邊的毒物》一書。

科學研究:法醫毒物分析教研室先後承擔十餘項省級、校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體內外藥(毒)物、毒品的分析及毒理學研究。研究的課題新穎、研究方法先進,在法醫毒物分析、法醫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和優勢,處於國內高校同類學科的前列。

自1995年以來,在國際和國內一些知名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

法醫鑑定:法醫毒物分析教研室在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司法鑑定中心的統一領導下,每年承擔全省各地公、檢、法、司、醫院等部門送來的各類毒物檢驗案例幾百餘例。運用現代法醫毒物學理論和技術,準確及時地對毒物疑難案件進行科學鑑定,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服務。鑑定堅持「實事求是,以科學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堅持獨立辦案,不受社會外界干擾,以鑑定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為宗旨,贏得了廣大群眾和送檢單位的信賴和支持。

視頻

山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 相關視頻

山西醫科大學新校區航拍
最好的我們 山西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