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描繪了一幅山下送別的畫面,體現了詩人與佛光禪師之間的深厚友誼。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詞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此詩可作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山下留別佛光和尚》[1]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者;白居易

作品原文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勞師送我下山行,

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

當知後會在他生。

作品譯文

勞煩大師親自送別我下山,

這次離別又有誰能懂得這其中所包含的感情呢?

我現在已經年過七十,大師更是高齡九十了,

應當知道我們下次再見面將會是在來世了。

作品鑑賞

白居易在其詩《喜照密閒實四上人見過》中曾寫道"紫袍朝士白髯翁","交遊一半在僧中",他與僧家之緣,可以說是自始至終,樂而不返了。馬祖大師的弟子如滿禪師住持洛陽佛光寺,從白居易的詩文中看到,他與如滿禪師的交往並不如神照、圭峰多,也不是沒有交往。這是他到佛光寺朝山歸來,如滿禪師送他下山時所贈的詩。

"勞師送我下山來,此別何人識此情。"白居易在佛光寺小住後,辭別佛光禪師下山,但佛光禪師堅持要送他。這樣的情分一般人是不知道的,而這次相別的含義也是一般人不知道的,起因如何。

"我已七旬師九十, 當知後會在他生。"這時,白居易已整整七十歲了,並患有"風疾"--腦血管疾病。而如滿禪師年歲更長,已經超過九十歲了。九十歲的老人能送白居易下山,體魄之健無須評說。如滿禪師的生卒年月無從考證。從這首詩中可以得到基本確定。白居易七十歲那年是公元841年(唐武宗會昌元年), 以如滿禪師九十歲論,他的生年當在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年)。白居易的禪詩精品不少,因非關白居易的專集,就只好到此為止了。

古詩文鑑賞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著名唐代大詩人和文學家,與李白杜甫齊名,有「詩魔」和「詩王」之稱.[2]

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遷居河南新鄭。唐代宗大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降生了。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 縮略圖 ,號稱「香山居士」。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死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他去世後,唐宣宗寫詩悼念他說:「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3]

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4]

視頻

中華歷史故事——詩人白居易的故事

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上)

參考資料

  1.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詩詞文句網
  2. 詩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8-01-17
  3. 白居易簡介 古詩文網
  4. 白居易簡介 詩詞名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