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居中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居中菅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居中菅

學 名:Themeda × intermedia

(Hack.) Bor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族:高粱族

屬:菅屬

種:居中菅

居中菅(jū zhōng jiān),學名: Themeda × intermedia (Hack.) Bor,異名:Themeda gigantea subsp. intermedia ,屬禾本科,多年生強壯禾草;節間與節均光滑無毛。葉舌膜質,先端鈍圓,有小齒和纖毛;葉鞘有明顯的脊,具縱行條紋,短於節間;葉片線形,基部狹縮,先端長漸尖,中脈表面寬闊,中部以下下凹,背面強烈凸起,邊緣粗糙,常向後卷。分布於緬甸北部。 [1]

居中菅形態特徵

多年生強壯禾草;稈高1.5米或更高(國外記載高可達5米)粗0.8—1.5厘米,節間與節均光滑無毛。葉舌膜質,長約1毫米,先端鈍圓,有小齒和纖毛;

葉鞘有明顯的脊,具縱行條紋,短於節間,除鞘口附近之外無毛;葉片線形,長50—100厘米,寬6—15毫米,基部狹縮,先端長漸尖,中脈表面寬闊,中部以下下凹,背面強烈凸起,邊緣粗糙,常向後卷。

偽圓錐花序大型,多回復出;分枝長,排列稀疏,開展或稍下垂,多節,每節上着生2—4個小分枝;總狀花序長15—20毫米,具長約15毫米的總梗,總梗先端有白色毛,其下托以20—30毫米無毛的小佛焰苞;

總苞狀小穗4個,排列為疊生的2對,着生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長圓狀披針形,常為雄性,長11—14毫米,先端漸尖,頂端略偏斜;第一穎多脈,長圓狀披針形,邊緣內折成脊,背部密被金色長2—3毫米的瘤基長毛;

第二穎比第一穎短,膜質,長約9—10毫米,3脈,邊緣內彎,無脊,中上部邊緣有纖毛,背部只有中上部稍粗糙或有微毛;內外稃均存在,長約8毫米,膜質;具1脈;

無柄兩性小穗1或2個,無芒,連基盤長約10毫米;基盤長約1.5—2毫米,具棕色髯毛;第一穎革質,背部扁平,密被棕色毛,邊緣內彎,先端近截形,有7—9脈;

第二穎舟形,3脈,與第一穎同質,但邊緣質薄而無毛且為第一穎所包;第一外稃膜質,長圓狀披針形,具1脈;

第二外稃膜質,長圓狀披針形,無脈,無芒,先端纖細;有柄小穗與總苞狀小穗相似,基盤長約2—2.5毫米。

居中菅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700米疏林中。

居中菅分布範圍

分布於緬甸北部。

參考來源

  1. 居中菅,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