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尾部風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尾部風險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尾部風險是指在巨災事件發生後,直到合約到期日或損失發展期的期末,巨災損失金額或證券化產品的結算價格還沒有被精確確定的風險。當投資收益可能偏離均值多於三個標準偏差時,尾部風險顯現,它是投資組合風險的一種。

尾部風險通常是一些事件的影響沒有完全退去的時候,被忽略的風險。這些風險有時可能會導致資產泡沫的形成。

尾部風險指極小概率事件發生的風險,其中的極小概率事件,通常是負面的、不好的事件。黑天鵝事件就是尾部風險事件。

尾部風險的說明

近年來,風險值(VaR)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度量市場風險的測度,但它存在一些概念上的缺陷,因此人們在VaR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兩種新的度量市場風險的測度:尾部條件期望(TCE)和期望損失(ES).該文運用極值理論中的POT模型和正態分布GARCH(1,1)模型比較了VaR和ES的尾部風險,結果驗證了ES比VaR有更小的尾部風險。

用二元極值理論對滬深股市聯合分布的尾部特徵進行了研究。把一種新的極值Copula函數—t-EV-copula應用於二元極值理論。t-EV-copula與Gumble copula的比較分析表明:t-EV-copula不僅能很好地模擬極值數據,而且能夠準確的捕捉到上尾、下尾變化;由二元極值理論得到基於t-EV-copula的滬深股市聯合分布尾部的二元分布函數並作分布函數圖。最後,用VaR作為風險度量進一步描述了聯合分布的尾部特徵。

術語解釋

標準偏差(也稱標準離差或均方根差)是反映一組測量數據離散程度的統計指標。是指統計結果在某一個時段內誤差上下波動的幅度。是正態分布的重要參數之一。

黑天鵝事件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灰犀牛」是與「黑天鵝」相互補足的概念,「灰犀牛事件」是太過於常見以至於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黑天鵝事件」則是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