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尼日爾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尼日爾國旗

中文名稱:尼日爾國旗

外文名稱:Flag of Niger

所屬國家:尼日爾共和國

顏色:橙、白、綠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59年

尼日爾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旗面自上而下由橙、白、綠三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中央有一橙色圓輪。[1]

國旗簡介

尼日爾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7:6。自上而下由橙、白、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白色部分中間有一橙色圓輪。橙色象徵撒哈拉沙漠;白色象徵純潔;綠色代表美麗富饒的土地,也象徵博愛和希望圓輪象徵太陽,還象征尼日爾人民為保護自己的權力而不惜犧牲的願望[2]

國徽

尼日爾國徽中央的綠色盾徽閃耀着太陽的光輝,尼日爾河兩岸人民沉浸在它的光芒里,意氣飛揚,向未來進發。後面左上角交叉的劍和矛,是當地撒哈拉遊牧民族的標誌,也是對歷史上古老的尼日爾王國的紀念;右上角的玉米是尼日爾主要的糧食作物,代表人民賴以生存的農業;後面下部的牛頭圖案突出了以農牧業為主的特點。盾徽兩側迎風飄揚的國旗正召喚人民團結一致,迎接未來。盾微底部的白色飾帶上寫有法文「尼日爾共和國」字樣。

尼日爾共和國簡介

尼日爾共和國位於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尼日利亞和貝寧交界,西與馬里和布基納法索毗連,東同乍得相鄰。

尼日爾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低度開發國家)之一,農業是最基本的經濟生產部門。至2013年以來尼日爾政局逐漸趨穩,政府致力發展經濟,積極實行吸引投資政策。受自然條件惡劣、市場容量狹小和先期資本投入較大等因素限制,該國發展經濟和吸引外資存在一定困難。

尼日爾基礎設施落後,工農業基礎薄弱,對外來投資依賴較大,仍處在經濟發展的起飛階段,同時也意味着在廣泛的領域裡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2019年6月7日,聯合國大會選舉愛沙尼亞、尼日爾、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突尼斯和越南5國為2020年和2021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3]

國名

尼日爾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iger;法語:La République du Niger)。[4]

首都

尼亞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面積約250平方公里。位於國土西南部尼日爾河左岸,在當地哲爾馬語中,「尼亞美」意為「母親汲水的河岸」。人口100萬(2010年)。最高氣溫41℃,最低氣溫14℃,年平均氣溫28.9℃。年降水量350~750毫米,每年6~9月為雨季。

氣候

尼日爾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全年分旱、雨兩季,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年平均氣溫30℃。4、5月份為最熱季節,白天氣溫可達50度;1、2月份為最涼爽季節,夜間氣溫可低到10度以下。全年分旱、雨兩季,6至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乾旱是主要自然災害。

自然資源

尼日爾擁有豐富的鈾資源,截止2014年已探明鈾儲量30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11%,居世界第五位。磷酸鹽儲量12.54億噸,居世界第四位,尚未開發。煤儲量600萬噸。還有錫、鐵、石膏、石油、黃金等礦藏。

據尼政府公布數據,已探明鈾儲量45萬噸,石油11.8億桶,天然氣186億立方米,磷酸鹽12.54億噸,煤炭9000萬噸,水電286兆瓦。此外,還有金、銀、鉑、錳、鎢等礦產資源。上述能礦資源除鈾礦和石油外,基本處於待開發狀態,投資潛力較大。[5]

旅遊景點

尼日爾國家博物館

尼日爾國家博物館坐落在首都尼亞美尼日爾河畔的小山上,該博物館依山傍水,一座座乳白色的展廳,錯落分布在風景秀麗的山坡上。這座博物館從1959年破土動工,到1972年落成,歷時14年,占地約24公頃。 尼日爾國家博物館不同於世界上大多數博物館。

阿伊爾和泰內雷自然保護區

非洲最大的一個保護區,占地約七百七十萬公頃,整個區域只占總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該地區包括阿伊爾火山斷層,一個小薩赫勒地區,這裡的氣候、植被和動物與撒哈拉沙漠是不同的,以有不同的景色、多樣化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而著稱。

「W」國家公園

位於尼日爾南部,占地面積220000公頃,毗鄰塔穆(占地75600公頃)和多索(占地306500公頃)的動物保護緩衝帶,具有自新石器時代以來與人類不斷相互影響而發展的生態系統。公園裡養育着在西部非洲中屬最龐大的有蹄動物種群。

泰內雷沙漠

泰內雷沙漠(Thai desert nere)是非洲著名沙漠之一。位於尼日爾東部,西鄰阿伊爾高原,西北連阿哈加爾高原,東北接賈多高原,南向乍得盆地敞開。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占尼日爾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一。名出塔馬謝克語,原義即「沙漠」之意。

阿伊爾高地

在尼日爾中部古老的商旅小鎮阿加德茲以北不遠的地方,延伸着一片炭灰色高地,它從撒哈拉大沙漠冒出來,就像漂浮在奶油海洋中的一葉裝滿煤炭的小舟:這葉「小舟」就是阿伊爾高地。 阿伊爾的山峰和高原歷經漫長歲月的雕琢逐漸成形,由一系列種類複雜的岩石混合而成,包括岩漿環狀岩牆、花崗質侵入岩、古生代砂岩和近代的熔岩流。

同中國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尼日爾共和國1974年7月20日建交。1992年6月19日尼過渡政府宣布同台灣當局「復交」,7月30日中國政府宣布中止與尼外交關係。1996年8月19日中尼復交。此後兩國關係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1974年至1992年間,中方共承建農業合作、特臘水庫、埃爾地區打井、農具車間改造、蒂亞吉埃爾下墾區、綜合體育場、沼氣項目、加亞墾區等項目。1996年中尼復交後,中方又完成恩東加節制閘工程、修復特臘水庫部分設施、社會住宅建設、體育場維修、尼亞美大學教室和紡織印染廠擴建、津德爾市政供水工程等項目。目前正在實施的有尼日爾河二橋和體育場技術合作等項目。

兩國簽有經濟貿易合作協定,設有經貿合作混委會,2002年9月在尼舉行了混委會第二次會議。2006年7月在北京舉行了混委會第三次會議。2007年兩國貿易額為3078萬美元,同比減少57.7%,幾乎全部為中方出口。中方主要向尼出口紡織品、機電產品和茶葉。

中國公司於1988年進入尼承包勞務市場,已完成尼亞美古代爾水壩、古代爾壩船閘、中尼合資紡織印染廠倉庫擴建和車間土建等工程。主要涉及電信、打井等領域。

中尼兩國政府簽有文化和教育合作協定。自1978年起中方向尼提供獎學金名額,目前尼在華留學生33人。

兩國簽有中國向尼派遣醫療隊議定書。中方自1976年起向尼派遣第一批醫療隊員29人,截至1992年共派出8批醫療隊員。兩國復交後,中方於1996年12月恢復向尼派遣醫療隊。現為第17批醫療隊員共36人,分別在尼亞美、馬拉迪和津德爾三個醫療點工作。

2010年8月,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調頻節目在尼日爾馬拉迪市、津德爾市和阿加德茲市正式開播。

尼在香港設有名譽領事館。

參考資料

  1. 尼日爾 The Republic of Niger,2345實用查詢
  2. 尼日爾國旗,
  3. 愛沙尼亞等5國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澎湃,2019-06-08
  4. 尼日爾國家概況,外交部,2019年12月
  5. 尼日爾國家概況,中國駐尼日爾使館經商處,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