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書·泰誓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尚書·泰誓下

 

 

 

泰,《史記》作太。太是極大。公元前1048年武王伐紂,在盟津(今河南省孟津縣)大會諸侯。武王向廣大諸侯誓師,所以叫做《泰誓》。

姬昌死後,姬發即位,史稱周武王。周武王即位的第九年,姬發想繼續完成姬昌的大業,東征商紂察看諸侯是否雲集響應。軍隊出師之際,被尊稱為「師尚父」的姜子牙左手持黃鉞,右手握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統領眾兵。集結船隻,遲者斬首。」於是兵至盟津。各國諸侯不召自來有八百之多。諸侯都說:「可以征伐商紂了。」姬發說:「還不行。」班師而還,與姜子牙共同書寫了《太誓》。

先秦百篇尚書中,原有《泰誓》。漢初伏生二十八篇沒有《泰誓》。漢武帝時,河內女子獻上《泰誓》。東漢馬融等大家疑它是偽作,所以未傳下來。這三篇《泰誓》都是梅氏所獻的偽古文。《泰誓上》是梅氏偽古文之十四。真古文《泰誓》存於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然而,據《左氏春秋·襄公三十一年》所引《泰誓》佚文來看,《史記》所收並非全本。

原文

偽古文

◎周書·泰誓上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聽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宮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殘害於爾萬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婦。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大勛未集。肆予小子發,以爾友邦冢君,觀政於商。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祇,遺厥先宗廟弗祀。犧牲粢盛,既於凶盜。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有罪無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予弗順天,厥罪惟鈞。予小子夙夜祗懼,受命文考,類於上帝,宜於冢土,以爾有眾,厎天之罰。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従之。爾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

◎周書·泰誓中

惟戊午,王次於河朔,群後以師畢會。王乃徇師而誓曰:「嗚呼!西土有眾,咸聽朕言。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犁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脅權相滅。無辜籲天,穢德彰聞。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乃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罪浮於桀。剝喪元良,賊虐諫輔。謂己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厥監惟不遠,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夢協朕卜,襲於休祥,戎商必克。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維揚,侵於之疆,取彼兇殘。我伐用張,於湯有光。勖哉夫子!罔或無畏,寧執非敵。百姓懍懍,若崩厥角。嗚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周書·泰誓下

時厥明,王乃大巡六師,明誓眾士。

王曰:「嗚呼!我西土君子。天有顯道,厥類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民。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作威殺戮,毒痡四海。崇信奸回,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上帝弗順,祝降時喪。爾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罰。古人有言曰:『撫我則後,虐我則仇。』獨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樹德務滋,除惡務本,肆予小子誕以爾眾士,殄殲乃仇。爾眾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賞,不迪有顯戮。嗚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臨,光於四方,顯於西土。惟我有周誕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真古文

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1),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2),離逷其王父母弟(3),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4),用變亂正聲(5),怡說婦人(6)。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7)。勉哉夫子(8),不可再(9),不可三! 注釋(1)乃:竟,竟然。(2)三正:舊說指天、地、人或曰夏、商、周之正統。《史記集解》引馬融曰:「動逆天地人也。」《史記正義》:「按:三正,三統也。周以建子為天統,殷以建丑為地統,夏以建寅為人統也。」建子、建丑、建寅,即以這三個月的朔日(初一)為歲首。「建」指斗建,即北斗所指的時辰,由子至亥,每月遷移一辰。又《尚書易解》於《甘誓》篇注云:「三正者,按正與政通,謂政事。《左傳》文公七年晉卻缺解《夏書》云:『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三事即三正也。」(3)離逷(tì,替):疏遠。逷,同「逖(tì,替),遠。王父母弟、同祖親族。《史記集解》引鄭玄曰:「祖父母之族。必言『母弟』,舉親者言之也。」(4)淫聲:指淫蕩的音樂。(5)用:以,以致,從而。正聲:雅正的音樂。(6)怡說(yuè,悅):使高興。(7)維:句首語氣詞,可不譯。共(gōng,恭):通「恭」。天罰:指上天降下的懲罰。(8)勉:努力。夫子:對將士的尊稱。《史記集解》引鄭玄曰:「丈夫之稱。」(9)再:兩次,第二次。

譯文

偽古文

泰誓上

周武王十三年春天,諸侯大會於河南孟津。

武王說:「啊!我的友邦大君和我的治事大臣、眾士們,請清楚地聽取我的誓言。天地是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中的靈秀。真聰明的人就作大君,大君作人民的父母。現在商王紂不尊敬上天,降禍災給下民。他嗜酒貪色,敢於施行暴虐,用滅族的嚴刑懲罰人,憑世襲的方法任用人。宮室呀,台榭呀,陂池呀,奢侈的衣服呀,他用這些東西來殘害你們萬姓人民。他燒殺忠良,解剖孕婦。皇天動了怒,命令我的文考文王嚴肅進行上天的懲罰,可惜大功沒有完成。從前我小子姬發和你們友邦大君到商邦考察政治,看到了商紂沒有悔改的心,他竟然傲慢不恭,不祭祀上帝神祗,遺棄他的祖先宗廟而不祭祀。犧牲和粢盛等祭物,也被兇惡盜竊的人吃盡了。他卻說:『我有人民有天命!』不改變他侮慢的心意。

「上天幫助下民,為人民建立君主和師長,應當能夠輔助上帝,愛護和安定天下。對待有罪和無罪的人,我怎麼敢違反上天的意志呢?力量相同就衡量德,德相同就衡量義。商紂有臣億萬,是億萬條心,我有臣子三千,只是一條心。商紂的罪惡,象穿物的串子已經穿滿了,上天命令我討伐他;我如果不順從上天,我的罪惡就會跟商紂相等。

「我小子早夜敬慎憂懼。在文考廟接受了伐商的命令,我又祭告上帝,祭祀大社,於是率領你們眾位,進行上天的懲罰。上天憐閔人民,人民的願望,上天一定會依從的。你們輔助我吧!要使四海之內永遠清明。時機啊,不可失去呀!」

泰誓中

一月二十八日戊午,周武王駐兵在黃河之北,諸侯率領他們的軍隊都會合了。武王於是巡視軍隊並且告戒他們。武王說:「啊!西方各位諸侯,請都聽我的話。我聽說好人做好事,整天地做還是時間不夠;壞人做壞事,也是整天地做還是時間不夠。現在商王紂,力行不合法度的事,放棄年老的大臣,親近有罪的人,過度嗜酒,放肆暴虐。臣下也受到他的影響,各結朋黨,互為仇敵;挾持權柄,互相誅殺。無罪的人呼天告冤,穢惡的行為公開傳聞。

「上天惠愛人民,君主遵奉上天。夏桀不能順從天意,流毒於天下。上天於是佑助和命令成湯,使他降下廢黜夏桀的命令。紂的罪惡超過了夏桀,他傷害善良的大臣,殺戮諫爭的輔佐,說自己有天命,說敬天不值得實行,說祭祀沒有益處,說暴虐沒有害處。他的鑑戒並不遠,就在夏桀身上。上天該使我治理人民,我的夢符合我的卜兆,吉慶重疊出現,討伐商國一定會勝利。商紂有億兆平民,都離心離德;我有撥亂的大臣十人,都同心同德。紂雖有至親的臣子,比不上我周家的仁人。

「上天的看法,出自我們人民的看法,上天的聽聞,出自我們人民的聽聞。老百姓有所責難於我,我一定要依從民意前往討伐。

「我們的武力要發揚,要攻到商國的疆土上,捉到那些殘暴之徒;我們的付伐要進行,這個事業比成湯的還輝煌呀!

「努力吧!將士們。不可出現不威武的情況,寧願你們保持沒有對手的思想。百姓危懼不安,他們向我們叩頭求助,額角響得就象山崩一樣呀!啊!你們要一心一德建功立業,就能夠長久安定人民。」 泰誓下

時在戊午的明天,周武王大規模巡視六軍,明告眾將士。王說:「啊!我們西方的將士。上天有明顯的常理,它的法則應當顯揚。現在商王紂輕慢五常,荒廢怠情無所敬畏,自己棄絕於上天,結怨於人民。斫掉冬天清晨涉水者的腳脛,剖開賢人的心,作威作惡,殺戮無罪的人,毒害天下。崇信奸邪的人,逐退師保大臣,廢除常刑,囚禁和奴役正士。祭天祭社的大禮不舉行,宗廟也不享祀。造作奇技荒淫新巧的事物來取悅婦人。上帝不依,斷然降下這種喪亡的誅罰。你們要努力幫助我,奉行上天的懲罰!

「古人有言說:『撫愛我的就是君主,虐待我的就是仇敵。』獨夫商紂大行威虐,是你們的大仇。建立美德務求滋長,去掉邪惡務求除根,所以我小子率領你們眾將上去殲滅你們的仇人。你們眾將士要用果敢堅毅的精神來成就你們的君主!功勞多的將有重賞,不用命的將有明顯的懲罰。

「啊!我文考文王的明德,象日月的照臨一樣,光輝普及四方,顯著表現在西土,因此我們周國特別被眾方諸侯所親近。這次如果我戰勝了紂,不是我勇武,是因為我的文考沒有過失;如果紂戰勝了我,不是我的文考有過失,是因為我這小子不好。」

真古文

如今殷王紂竟聽任婦人之言,以致自絕於天,毀壞天、地、人的正道,疏遠他的親族弟兄,又拋棄了他祖先傳下的樂曲,竟譜制淫蕩之聲,擾亂雅正的音樂,去討女人的歡心。所以,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各位努力吧,不能再有第二次,不能再有第三次![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