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尖尾兔袋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尖尾兔袋鼠[1]Onychogalea fraenata),又名轡甲尾袋鼠斑紋距尾袋鼠,是一種瀕危袋鼠,現分佈在澳洲昆士蘭。牠們較為細小,在頸後有像馬勒的白色斑紋,有尖刺的尾巴。僅存約五百隻左右。

特徵及繁殖

尖尾兔袋鼠可長達1米,尾巴與身體一樣長,重量約4-8kg。雌性較為細小。牠們有像馬勒的白色斑紋,背部有黑帶,面頰像其他的袋鼠般有斑紋。尾巴上有尖刺,尖刺可以長3-6毫米,部份被毛所覆蓋,其作用不明。新月甲尾袋鼠北刺尾䶈也有這類尖刺,前者已於1956年宣佈滅絕,後者仍生存在昆士蘭北部及北領土

尖尾兔袋鼠主要在晚上出來活動的,於日間時分會在空心樹中睡覺。喜愛棲息在草原邊緣,是個害羞及離群的動物。在缺乏食物時會組成細小的群族,最多約有4個成員一同去覓食。牠們傾向避開爭鬥,會躲在空心樹或叢林中,若是沒有地方可以躲藏,則會躺在地上不動。

幼兔袋鼠會在母親的育幼袋中約4個月時間來成長。牠們每胎會產下一隻幼兔袋鼠,並會視乎食物的供應來決定生育的密度。妊娠期為23日。

尖尾兔袋鼠的免疫系統比其他有袋類更為緊密,可以免受多種寄生蟲病毒疾病的感染。

歷史

歐洲殖民的前,尖尾兔袋鼠已廣泛分佈在於澳洲東岸至大分水嶺西部。而19世紀,牠們只分佈在維多利亞州穆理河地區經新南威爾士昆士蘭查特斯堡

尖尾兔袋鼠於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開始衰落,於1937年至1973年間沒有確實的觀察報告,當時相信牠們已經滅絕。後來有指在昆士蘭見到一群尖尾兔袋鼠。[2][3]

保護

由於再次發現尖尾兔袋鼠的存在,有計劃重新引進及培育牠們。在愛達利亞國家公園陶頓國家公園馬爾堡一個私人的保護區都有培育尖尾兔袋鼠的計劃。現時估計牠們有400-600隻。尖尾兔袋鼠的主要威脅是野貓狐狸入侵物種的掠食。

參考文獻

  1. 尖尾兔袋鼠,大紀元,2017-09-16 07:39
  2. G. Gordon and B.C. Lawrie. The Rediscovery of the Bridled Nail-Tailed Wallaby, Onychogalea fraenata (Gould) (Marsupialia: Macropodidae). Australian Wildlife Research. 1980, (7): 339–345 [2007-06-09]. doi:10.1071/WR9800339. 
  3. Bridled nailtail wallaby. State of Queensl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8-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