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老伴兒(董鳳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老伴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小老伴兒》中國當代作家董鳳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老伴兒

鬧鈴響了,睡眼朦朧,挪動一下熟睡了一夜發僵的身體,心裡一陣舒坦,好長時間沒有睡這麼沉了,這得歸功於小老伴兒,一想起小老伴兒還有兩個小時就來了,立馬來了精氣神兒,咱得捯飭捯飭啊,經風歷雨六十載,細細的皺紋占領了昔日的花容悅色,值得驕傲的還有一頭黑髮,可也失去了青春的光澤,於是,起床第一件事做一做護膚,桂花頭油讓乾枯的頭有了亮色,穿啥衣服呢,雖然居家也要讓小老伴兒看着舒服啊。

8點鐘,兒子抱着小老伴兒——我的寶貝孫子上樓了,只見小老伴兒抱着兒子的大腿,哭喊着:「找爸爸,找媽媽」,我這裡一使眼色,兒子立馬打開大門:「好好和奶奶玩啊」。於是這房子裡就留下我和一歲半的小老伴兒了,和小老伴兒的鬥智鬥勇開始了,只見小老伴兒對着大門哭喊着:「找爸爸找媽媽」。怎麼辦?不怕,咱有法寶,李玫瑾教授的那套辦法——安排,於是,不理哭鬧的小老伴兒,躺在床上一言不發,小老伴兒抽泣着走到床前,「找媽媽,找爸爸」,見我還是不吭聲,就搖着我的手「奶奶,找媽媽,找爸爸」,這時的我開尊口了「奶奶腰疼,沒法幫你找媽媽找爸爸,你要是找奶奶,你就扶起奶奶來吧」,小老伴兒見狀,自己又哭着到客廳找媽媽找爸爸了,一圈下來,小老伴兒哭聲小了,抽抽噎噎地來到床前「奶奶,不找媽媽,不找爸爸」,這時的小老伴兒伸出小胳膊來扶奶奶,奶奶我假裝非得小老伴兒扶得樣子,起來用熱毛巾給小老伴兒擦擦小臉兒,把早就為小老伴兒準備的「三菜一湯」呈上,要說這做飯可是咱的短板,16歲當兵到60歲退休,吃食堂是生活的主要狀態,這剛一退休,兒子兒媳就把小老伴兒給送來了,這小老伴兒嘴兒挺挑,真為難我這「廚子」嘍,怎麼辦?「兩億人的生活經驗」小紅書——安排,於是今天是寶寶山藥疙瘩湯,明兒是寶寶蔬菜蝦皮餅,這動腦子的積極性真和剛剛入伍時背條例、如何紮好靜脈針兒媲美啊(笑),看來這44年的工作經驗給新角色——家庭婦女添了底氣。

帶好小老伴兒可不是件輕鬆的事兒,全方位地讓咱這六十歲的人重煥青春,先是體力,這小傢伙除了睡覺,一刻都閒不住,要你時刻圍着他轉,二十二斤的小生命活力四射,走路是一陣風地跑,不利落的老腿兒老腰此時也要「跑」起來,這小老伴兒一歲四個月就會背唐詩了,小嘴巴巴,可愛極了,慢慢熟悉了,不哭也不鬧了,我在客廳里打掃衛生,需要人幫忙,急忙喊:「老伴兒,過來幫個忙」,這小傢伙兒幫忙喊:「老伴兒,別打電話了,過來」,小模小樣煞有介事,一時間,我和老伴兒樂得直不起腰來,從此,我們的大孫子有了一個新稱號:小老伴兒。

這個小老伴兒,充分調動了俺這六十歲人已經封了的「寶藏」小時候咱是學校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說群口詞、唱樣板戲,到了單位,咱還是三句半詞作者和演出者,沒事時打段快板書,又打又說,退休了,這些都「凍」了,小老伴兒來了,化凍時刻到了,快板書——安排,來段「大滿意,好寶寶,白白的臉蛋兒,紅嘴巴兒,大大的眼睛會說話,愛挖土,愛拔草,他是一隻快樂的小老鼠,小老鼠」快板兒點和着詞,讓小老伴兒高興得圍着咱打轉轉兒,出去和小朋友們玩兒,先來段兒快板兒暖場子,一時就和小朋友們熟悉了,這小老伴兒口齒伶俐,沒幾遍,他就聽會了快板詞兒,自己提拉着快板兒,就把「大滿意,好寶寶......」來上一段兒,自己表揚完自己,開心地跑向奶奶,兩隻小胳膊抱住奶奶的大腿,小臉蛋兒在奶奶褲子上蹭來蹭去,那一刻,喝醉了的是奶奶。一節快板書課,不夠,於是,和小老伴兒溝通了,再開幾門課,於是就有了奶粉桶課、繪畫課、視頻課。先說奶粉桶課吧,小老伴兒喝完一桶奶粉後,奶奶就用空桶盛豆豆,紅小豆、綠豆等,一大排奶粉桶放在櫃櫥里,好似一個個老朋友在等小老伴兒,於是,奶奶就用鑼鼓點的節奏,編排了奶粉桶出場、打開奶粉桶、紅小豆跳水,一個個靜止的奶粉桶就這樣活潑地和小老伴兒一起玩耍了,把一天裡和小老伴兒互動最有意思的事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在黑板上,這就是繪畫課,一次,奶奶用簡筆畫畫了一隻大熊貓,小老伴兒看得笑出哈喇子,小臉蛋兒貼在黑板上,一個勁兒地親大熊貓,奶奶一時樂得笑出了眼淚。帶小老伴兒去參觀汽車博物館,奶奶就成了隨行記者,把小老伴兒參觀過程全錄下來,回家來,再放給小老伴兒看,小老伴兒,有個特點,就愛看自己,每當放視頻時,兩隻大眼睛目不轉睛地盯着視頻里得自己,不時,還給奶奶講解,那是巴士,這是中國記里仿鼓車,這就是給小老伴兒上的視頻課。 那些司空見慣的事物,因為小老伴兒來了,一下子有了新意,就好像家裡天天看的東西,因為來了客人需要介紹,這些老東西又盤活了,「車前草、車前草清熱解毒你最好,苦苦菜、苦苦菜清熱解讀你最愛」。蹲在草地上,一雙大手拉着一雙小手,親熱地和車前草、苦苦菜說話,在農村度過童年的奶奶正愁這認野菜的本事失傳時,小老伴兒來了,奶奶的童年記憶也來了,小公園裡野花野草遍地都是,一場雨後,地濕潤潤的,小老伴兒穿着奶奶做的好洗罩衣,在野花野草里打滾兒,舉着小胳膊在空中晃來晃去,手裡還不忘拿一朵花,兩條小腿兒向着天上雲蹬來蹬去,這份自由舒心地美勁兒就是花幾千元報班也得不到的,奶奶挖團濕泥土,兩手團團做個鍋,舉起來往地上一摔,只聽啪兒一聲兒,鍋破了,又從小老伴兒手裡要過一塊泥土補上破鍋,一老一小的玩法吸引了來遊玩的小朋友們,靦腆的小老伴兒慢慢願意和小朋友們接觸了,膽子大起來的小老伴兒在公園裡給小朋友們背「人之初、性本善......」小朋友們紛紛給口齒伶俐的小老伴兒鼓掌,一旁的奶奶一時好像也回到了人之初。

小老伴兒也是奶奶的老師,「梧桐樹好冷啊」,這是一歲八個月的小老伴兒看見秋天裡梧桐樹葉子嘩嘩響時脫口而出的,小詩人的語言,在孩子的世界裡,這普通的葉子有了詩意,孩子關愛着一草一木的情感暖了奶奶六十歲的心。

人生有三個童年,自己的童年,在懵懵懂懂里認識這個世界,看到父母的艱辛,自己仿佛長大了,四、五歲時就知道為家裡拾柴打草。長大成人結婚了有了孩子,兒子的童年,這個童年過得有點難,又上班,又帶娃得狀態讓心難免着急,在給兒子介紹這個世界時,功利的色彩濃厚,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什麼的目標,失去了一份輕鬆,記得兒子小時侯,我常說的一句話:「兒子,你不能生病啊,你一感冒發燒,媽媽就得請假,單位就扣工資」,只要兒子有一點不舒服,我就給他全身按摩。打拚了一輩子,兒子結婚了,孫子來了,孫子的童年,經濟壓力沒有了,那條條框框目標追求是孩子父母的,和孫子一起樂,才是奶奶的,這就一下子讓咱在夕陽里愉快地度返璞歸真的童年,這份愉悅是小老伴兒給的,謝謝你,小老伴兒。[1]

作者簡介

董鳳琴,出生在華北平原一個飄着棗花清香的小村莊,16歲參軍,喜愛寫作,多年來在北京晚報、家庭育兒等報刊雜誌發表散文多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