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甘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甘菊,為菊科、小甘菊屬兩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20厘米,主根細。莖自基部分枝,直立或斜升,被白色棉毛。花托明顯凸出,錐狀球形;花黃色,全部筒狀。生長於海拔400米至2000米的地區,國內分布於甘肅等地。[1]

形態特徵

兩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灰綠色,被白色棉毛至幾無毛,葉片長圓形或卵形,長2-4厘米,寬0.5-1.5厘米,二回羽狀深裂,裂片2-5對,每個裂片又2-5深裂或淺裂,少有全部或部分全緣,末次裂片卵形至寬線形,頂端鈍或短漸尖;葉柄長,基部擴大。

頭狀花序單生,但植株有少數頭狀花序,花序梗長4-15厘米,直立;總苞直徑7-12毫米,被疏棉毛至幾無毛;總苞片3-4層,草質,長3-4毫米,外層少數,線狀披針形,頂端尖,幾無膜質邊緣,內層較長,線狀長圓形,邊緣寬膜質;花托明顯凸起,錐狀球形;花黃色,花冠長約1.8毫米,檐部5齒裂。瘦果長約2毫米,無毛,具5條縱肋;冠狀冠毛長約1毫米,膜質,5裂,分裂至中部。花果期4-9月。

小甘菊營養器官的結構特點為莖葉表皮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莖內有大型長弧形裂腔,葉為等面葉,葉柄近軸面具柵欄組織卻為異面葉的極特殊結構,具C4植物型結構特徵;根具次生結構,莖(花草)僅有初生結構。

研究解剖小甘菊的營養器官可以發現,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製造出大量的營養物質,並完成生活周期,是一種高光效植物。根據其結構特點來看,它適應了早期濕潤而後期乾旱的特殊生活環境,即演變成光合效率高、結構簡單、具有一定耐旱性且生長發育快的草本植物。

主要價值

揮髮油、香豆素、黃酮類、菊糖倍半萜酯等是我國菊科植物的重要藥用化學成分類型,大量研究證實了黃酮類化合物有多種生理活性,如抗病毒、抗過敏、抗癌、抗糖尿病併發症等及藥理作用,小甘菊因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而有疏風散熱、明目消腫、敗毒抗癌、清熱祛濕等作用。

建立於1905年的德國Herbacin化妝品公司通過利用小甘菊屬植物開發出了一系列小甘菊護膚產品:小甘菊經典護手霜、小甘菊即時潤澤護手霜等,這些產品可以預防肌膚過敏並完全滲透肌膚,保持肌膚彈力舒緩、保濕肌膚等功效。可見,小甘菊不僅可以應用於園林綠化中,在藥用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生長環境

生于山坡、荒地和戈壁。

地理分布

產於甘肅、新疆和西藏(根據文獻)。蒙古、蘇聯也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