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廚房裡的大男人 (梁德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小廚房裡的大男人》中國當代作家梁德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小廚房裡的大男人

如今,男人下廚似乎已是尋常事。電視上常看到以劉儀偉為代表的繫着圍裙的大男人,繪聲繪色地大談烹飪之道。一些男人說起下廚事宜,也是津津樂道,不以為有什麼值得害羞的。而下廚的男人,在女人眼裡多幾分魅力,漲幾許形象分,或許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我以前單位有個舊同事,可謂男人下廚的典範。此君不僅是個吃貨,也甚好研究烹飪之事。每晚必要定時回家親手掌勺,由此練得一手好廚藝,連他夫人和做了幾十年飯菜的丈母娘都甘拜下風。我記憶最深的是,假如哪一天單位有事,不能及時回家做飯,他總要打電話回去,就有關晚餐的烹飪問題,對夫人反覆叮嚀交代。蔥段要切多長,生薑要切片還是切絲,湯要放多少水,排骨過水時要多少秒才能撈起,諸如此類的事情,都必須得一一交代分明。我們辦公室的同志,一個個張着耳朵聽,好笑之餘,對他如此鄭重對待廚房之事,無不從頭到腳地萬分佩服。

男人下廚,自古以來都不算新鮮事。而有史以來,很多名菜都與男人有關。忽必烈與涮羊肉、杜甫與五柳魚、文天祥與文山肉丁、乾隆與皇姑菜、蘇軾東坡肉王安石雙喜字肉曹孟德與曹操雞、崇禎皇帝與粉蒸肉,都是男人近廚的見證。著名男人創造了許多著名佳肴,這方面的成就和奉獻,男人似乎戰勝了女人。

男人下廚,更多的是出於自身的喜好,把此當作日常生活的一種調劑方式,讓日子過得更有滋味。首先是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男人大多是好吃之徒,對各色菜餚自然有比較苛刻的要求。一款本來好好的食材,卻被弄得不倫不類,沒滋沒味,在男人看來是天大的浪費,是很難看得過去的。於是,男人們便親自挽袖子上陣,按自個的口味大膽地自由發揮。久而久之,炒菜便成了一種藝術享受。更多的時候,很多男人把下廚看作是一種休閒方式。油煎火爆鍋勺齊鳴之際,享受到的是另類的休息,體會到的是別樣的愜意。這與外出聚會、去電影院等傳統休閒模式一樣,其實際內涵和所帶來的快意感受並沒多大差別。下廚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一旦發揮出來,廚房就變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充分顯示出男人過日子的本領和水平。

當然,男人下廚還會對家庭產生很大的粘合作用。女人看着大男人在廚房裡揮勺弄鍋的繁忙樣子,心底肯定很爽,也是無比踏實的,比吃到什麼山珍海味還要得意。一道男人做出的家常菜,可能比珍珠瑪瑙還要令人動心。人生幸福的來源,其實常常就是這麼簡單。[1]

作者簡介

梁德榮,筆名劉念、劉一念。祖籍福建武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