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尉遲敬德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尉遲敬德1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本名尉遲融(《新唐書》作尉遲恭),字敬德,朔州鄯陽縣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壽陽縣),鮮卑族。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大業末年,參與平定高陽民亂,授朝散大夫。大業十三年(617年),跟隨劉武周起兵,擔任偏將。武德三年(620年),兵敗歸順唐朝,賜名尉遲恭。跟隨秦王李世民,參與唐初統一戰爭,平定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徐圓朗,頗有功勳。武德九年(626年),參加玄武門之變,受封右武候大將軍、吳國公。貞觀十一年(637年),監修洛陽老君山, 拜上柱國、鄂國公。貞觀十七年(643年),授開府儀同三司,致仕還家,不問政務,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七名。貞觀十九年(645年),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征討高麗。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12月25日),去世,享年七十四歲,追贈司徒、并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於昭陵。後世與名將秦瓊一起,成為受人尊崇的「門神」。

簡介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劉武周在突厥支持下舉兵南下,尉遲敬德也在其中。九月,劉武周占領太原。尉遲敬德隨宋金剛繼續南下,攻克晉州。十月,又攻占澮州。此時夏縣人呂崇茂起兵響應劉武周,擊敗唐右僕射裴寂。李淵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詩郎唐儉等率兵討伐呂崇茂。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即遣尉遲敬德和尋相率兵潛往夏縣,接應呂崇茂。尉遲敬德與呂崇茂裡應外合,夾擊唐軍,大敗唐軍,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全部被尉遲敬德俘獲,並將要還軍澮州。李世民聞訊後,即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縣北)截擊尉遲敬德軍,結果尉遲敬德軍大敗,僅僅與尋相隻身脫逃,其眾全部被唐軍所俘。

評價

尉遲敬德善於奪取、躲避馬槊,每當單人匹馬衝進敵陣,敵人的馬槊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馬槊,回手刺殺敵人。所以,當救李世民突出重圍時,尉遲敬德並沒有受傷。齊王李元吉也善於騎在馬上使用馬槊,聽說尉遲敬德也會此道就不以為然,要親自比試,就讓人拿掉馬槊頂端的刀刃用槊杆比試。 [19] 尉遲敬德說:「即使安上刀刃,您也刺不着我,所以請您不要拿掉,我的當然要拿掉刀刃。」李元吉終究沒有刺到他。李世民問他:「奪取馬槊、躲避馬槊,哪種難些?」尉遲敬德回答說:「奪取困難些。」於是李世民命令他表演奪取李元吉手中的馬槊。李元吉手執馬槊長驅駿馬,一心想刺着尉遲敬德,但尉遲敬德沒一會兒功夫就連續三次奪得了李元吉的馬槊。李元吉一向驍勇,雖然口裡讚嘆,心裡卻深深感到恥辱。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