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射鵰》,川劇《射鵰》彈戲傳統戲折戲。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劇目介紹
席明真整理加工
《梵王宮》之一折。少女葉律含嫣與嫂嫂庹氏到梵王宮看廟會,碰上青年獵手花榮手持彎弓追射大雕。花榮只顧抬頭看雕,不料與含嫣相撞。二人對眸相視,心生愛意。庹氏觀之,竟抬手從他們眼中牽出了情絲。花榮追尋射落的大雕去了,含嫣沉浸在回憶之中,不覺摹仿起花榮射鵰英姿。庹氏見天色已晚,叫車夫打道回府。痴迷的含嫣竟然將長着八字鬍須的車夫誤認為無須的花榮。庹氏告訴含嫣剛才那個青年獵手沒有鬍子。含嫣在將信將疑中乘車回府。
劇中花榮與車夫為同一演員,謂之「代角」,並有有牽眼線、變鬍鬚的獨特表演。
劇本載《川劇藝術》1984年第3期,另有多種演出本。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