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射洪市仁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射洪市仁和鎮已駐地「仁和場」而得名。明代始建仁和鎮於六方碑,以《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意命名,後因失火焚毀場鎮遷今址九龍井。位於射洪市東北邊陲,是三市四縣交界重鎮(遂寧市、綿陽市、南充市,射洪市、鹽亭縣西充縣、蓬溪縣),距射洪市中心35公里,區域面積76.6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和1個青龍社區,有12824戶、40191人。[1]

中文名稱: 仁和鎮

外文名稱: Renhe Zhen

別 名: 仁和場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四川省射洪市

下轄地區: 太宗鄉,廣生鄉,永平鄉

政府駐地: 人和大道145號

電話區號: 0825

郵政區碼: 629206

地理位置: 射洪市東北

面 積: 76.6平方公里

人 口: 40191人

方 言: 四川話灌赤片岷江小片-射洪話

氣候條件: 氣候溫和

著名景點: 蓮花山,神仙洞吉祥寺

火車站: 遂寧站

車牌代碼: 川J

基本簡介

名稱來歷:宣統元年(1909年)置仁和鄉,以後沿用仁和為名。位置境域:仁和鎮位於射洪市東北邊陲,距縣中心35公里,東依西充縣的同德、高院,蓬溪縣的羅戈、文井,射洪市的曹碑鎮;南與青崗接壤;西連天仙、文升;北與鹽亭縣的金雞、高鳳、高燈交界,行政區域面積76.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地處東經105°29′22″~105°36′59″,北緯30°55′32″~31°1′44″。位於射洪市東部,東接西充縣同德鄉、蓬溪縣羅戈鄉,南連青崗鎮,西接天仙鎮,北鄰鹽亭縣金雞鄉。人民政府駐仁和大道145號,電話區號0825,郵政編碼629206,西距縣城37千米。環境、資源與人口:自然環境與資源仁和鎮自然資源豐富,有着肥沃的土地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深厚的歷史底蘊。2015年,全鎮有耕地面積29895畝,水田9633畝,水澆地8992畝。2015年,常用耕地面積14175畝。人口2015年,有12824戶、40191人。非農業人口11942人,外來人口3081人。仁和鎮距離市區37公里,與本市曹碑、青崗、天仙等鄉鎮,綿陽市鹽亭縣,南充市西充縣,遂寧市蓬溪縣等相鄰,為四縣交接地,交通便利。教育事業較為發達,有仁和中學校,仁和中心小學、太宗小學校、永平小學校、廣生小學校等,仁和中心幼兒園、星星幼兒園等公立、私立幼兒園。依託三市四縣,大力發展農牧業。人民政府駐人和大道145號。

區域交通

交通運營方面

設立車站,仁和至射洪客運聯營組(曹碑、仁和、青崗、金鶴及到射洪沿線)由仁和始發,曹碑、青崗設立定點班車;仁和鎮到射洪為流水班車,早上6點左右發車,晚上6點半左右收車;仁和至西充縣上午下午各一班車(射洪至西充);仁和至成都,正常時間早上仁和始發兩班車到成都,及由曹碑鎮始發到成都客車,春運期間不定時加開春運加班車;仁和至綿陽各有仁和及曹碑始發到綿陽班車;超長客運:射洪至廣東、上海均由仁和(曹碑)始發,至廣東每天一班,到上海隔日一班。加油加氣站:仁和鎮有三處加油站,分別在龍頂埡(匯龍街)一處、油房街兩處;擁有液化氣加汽站一處(油房街第一處加油站背後)。充足的能源為仁和鎮區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

交通現狀

仁和場鎮至射洪市城區約32公里,自在西(西充縣)金(金華鎮)沿線,至射洪、西充、鹽亭、蓬溪等地交通便利。「要致富先修路」是至理名言,至2014年3月,通過村民集資、政府補助等方式各村先後整修了村道,實現了全鎮所有村公路硬化(水泥路面)。2014年要爭取將泥濘的仁和至陡嘴路線進行整修,改善線路周邊村民出行環境。四川省S101線射洪—西充段預計2018年10月份動工,S101線通車後仁和至射洪縣城將由現在的1小時左右縮短至30分鐘,大大改善了仁和及沿線人民的出行條件。

經濟發展

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億元,年均增長11.6%;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9億元,2015年,有鄉鎮企業160個,上繳利稅982萬元;人均收入6377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15年,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工作目標,大力開展農業結構調整,突出發展生豬、野豬、蛋雞、肉雞、肉兔、蔬菜、乾果等特色種養殖業,推進優質糧油、畜禽養殖、優質果蔬基地建設,實現農業總產值3.2億元。建成種養殖家庭農場3家,全縣首家種植家庭農場在我鎮白象村柿子灣建成,發展種養殖業專業合作社6個,建土地流轉合作社4個、累計流傳土地1.43萬畝、適度規模流轉3800畝,在射西路、仁曹路、仁永路沿線常年推廣地膜玉米覆蓋高產栽培2000畝、水稻高產示範栽培5000畝,大小春示範改制現場1000畝、水稻制種500畝、推廣紫色紅薯600畝、黑花生300畝,實施退耕還林專項建設,栽植香桂、巨桉、核桃等經濟林果3500畝,新增種植業大戶50餘戶;每年產糧2.2萬餘噸、油料1000餘噸;建成年出欄500頭以上商品肉豬繁育場2個,新發展年出欄生豬50頭以上適度規模養殖大戶30戶,發展白羽肉雞、百草鵝養殖大戶3戶,遂寧市唯一的省級標準化蛋雞養殖場在天宮村建成,年產蛋18萬公斤,天鵝、波爾山羊、肉牛等特色養殖已初具規模,每年出欄生豬7萬頭、家禽50萬羽以上,滿足了人民群眾生活所需。確立波爾山羊、生豬、肉雞、天鵝、肉兔等特色主導養殖業,以拓遠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為龍頭,發展壯大生豬養殖產業,實現畜牧業多層次多方位發展。立足實際,圍繞市場需求,以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為主攻方向,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完善農業技術和農產品科技推廣培訓體系,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在臥龍村西充壩、油房壩和張王村、三溪村、楊家橋村打造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1500畝,以四川菜旺食品有限公司為依託,每年規模種植榨菜、青菜為主的綠色蔬菜1.1萬畝以上,為企業提供充足原材料,實行生產、精深加工及銷售一條龍,強化對外宣傳、精心包裝企業,打造品牌效益;建設農村電子商務,通過互聯網+把鎮域內特色農產品銷售推向中高端市場。

第二產業

有龍頂生態養豬場、太宗榨菜場(阿慶嫂)等以農牧業為依託的可持續發展工業。

社會事業

文化體育事業

建成文化活動場所和圖書室,新建了籃球場及室外體育健身場等服務居民的配套設施。

教育事業

仁和小學、幼兒園、中學改擴建。其中近兩年投資320萬元對修建了學校綜合樓、操場等硬件設施和添置了教學儀器設備等。

醫療衛生事業

近5年鎮中心醫院爭取資金近500萬元改擴建基礎設施,升級醫療設備,現擁有80張床位,達到了一級甲等綜合性衛生院標準。2014年,仁和鎮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參保覆蓋全區域。通過建立村衛生室,讓廣大村民小病不出村,且門診費用可在保費範圍內直接在村衛生室直接報銷。仁和鎮現擁有一家國家一級甲等醫院——仁和鎮中心衛生院,科室較為齊全,為仁和及周邊群眾就醫提供了較好的醫院衛生條件。仁和鎮防疫保健所承擔仁和鎮疾病預防保健工作,為全鎮及周邊嬰幼兒進行預防接種工作,承擔仁和中學校、仁和中心小學校學生體檢和學校防役指導工作,同時對鄉鎮營業場所衛生檢查監督。

鄉鎮建設

截止2015年,仁和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狠抓集鎮開發建設,堅持「城中村」改造與開發建設相結合,引進遂寧銀盛、射洪虹橋、金宸房產等房地產開發企業,總投資2.53億元,實施集鎮開發樓盤和個人建房共37處,總建築面積14.54萬平方米,並建成鎮標誌建築20層電梯公寓1幢。投資80萬元改造集鎮街道。爭取國家農網改造項目實施集鎮電網規範化改造,政府投資130萬元完成集鎮路燈升級改造、安裝集鎮監控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大力實施集鎮美化、淨化、亮化、綠化、居民行為規範化等「五化」工程。西充壩、羅村溝、灘口村引進民間資金實施光亮工程,規範安裝村道路路燈152盞;組織集鎮居民籌資10萬元在神仙洞坡上新建2.5公里人行健身水泥路和油房街1公里水泥路連接人行健身通道。投資7萬元完善了集鎮總體規劃修編和詳規編制工作,

金融及通信通郵

仁和鎮有三家金融機構,分別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快遞除中國郵政特快專遞外,還有順豐速遞、圓通快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中國農業銀行旁)、天天快遞、韻達等。仁和鎮電話區號0825,郵政編碼為629206。

城市榮譽

仁和鎮先後被評為"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四川省優美環境鄉鎮"、「省級小城鎮」、「市級衛生集鎮」、「市級平安創建模範鎮」,「市級安全生產示範鎮」。

視頻

航拍仁和:美麗射洪鄉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