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導航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導航圖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導航圖是用於無線電導航的航海圖,繪有各種無線電定位格網。導航圖是用於導引航行體到達預期目的地的各種專用地圖。如羅蘭圖、奧米加圖、台卡圖等。

導航圖的呈現要素

導航圖的呈現方式主要有導航圖的呈現要素以及布局的設計方式。導航圖的呈現要素是指版面所呈現的道路信息、方向信息、圖例、比例尺等地圖要素。導航圖的呈現並不是在於空間尺度的完全對應以及製圖的專業性,而在於能否提供用戶需要的信息以方便其使用,因此研究用戶對導航圖呈現要素的需求特徵,以確定用戶對各個呈現要素的需求情況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針對用戶對導航圖呈現要素的需求進行的調查研究。

Kano模型可對用戶需求進行分類,並識別能提高用戶滿意度的關鍵因素,被廣泛應用於產品質量管理的各個領域,了解產品質量屬性的發展周期以及用戶需求情況。通過Kano模型可研究用戶對導航圖呈現要素的需求特徵,以確定用戶對各個呈現要素的需求屬於哪一種屬性類型,了解用戶對各個呈現要素的需求類型階段,為導航圖呈現方式設計的改進提供參考依據。

Kano模型源於行為科學赫茲伯格雙因素理論,是由日本研究者狩野紀昭博士在1984年提出的,他對質量的認知採用二維模式。

導航圖的呈現方式與導航績效

導航圖的呈現方式主要是指地圖布局的設計方式。地圖布局的設計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中以北向上(North-up)地圖最為常見,即地圖以傳統的「上北下南的方式進行呈現,地圖的上方固定地顯示北方;還有一種被稱為前向上(Track-up )地圖,在這類地圖中,地圖的上方顯示了讀圖者所面朝的方向。以往研究中對這兩類導航圖的績效(主要是方向判斷與空間知識的獲取)對比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眾多研究的結論並不一致。

導航圖的呈現方式與定向績效

人們在運用地圖導航時,最為關鍵的階段就是在地圖中進行定位定向。在YAH導航圖中,由於位置信息己經給出,方向信息、的確定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在順利完成定位定向任務的情況下,人們才能對導航圖進行正確的使用。

空間定向中的方向判斷分為基於非自我中心參照系的絕對方向判斷,和基於自我中心參照系的相對方向判斷。前人研究發現,北向上地圖在絕對方向判斷的任務上較有優勢,而前向上地圖在相對方向判斷上較有優勢由於人們使用導航圖時往往需要知道在當前決策點應該往左還是往右走,因此很多研究致力於使導航圖的相對方向判斷更為便利,以方便讀圖者的使用。

在相對方向判斷績效上,前向上導航圖相比北向上導航圖有着明顯的優勢。因為前向上導航圖的呈現與讀圖者面朝的方向一致,方便了讀圖者進行相對方向的判斷,這一現象被稱為調整效應。讀圖過程中與調整效應相關的一個認知過程是心理旋轉,研究者認為心理旋轉是讀圖的一個必要過程,當導航圖布局與讀圖者朝向不一致時,讀圖者會將布局旋轉至與自己面朝的方向一致以便於判斷相對方向。也有研究者發現在有明顯地理標誌存在的情況下,調整效應趨於消失,因為讀圖者在地理標誌的幫助下對自己當前朝向的判斷變得更為容易,這一現象被稱為地理標誌效應。牟書等的研究證實了地理標誌效應的存在。劉儒德還指出,電子導航圖定向中存在着目標搜索這一心理過程,導航圖旋轉會使導航圖中的目標搜索時間增加,並通過實驗提出了運用電子導航圖進行定向時的心理模型。在動態電子導航圖中的研究結果對實地設置的靜態導航圖也具有借鑑意義。王篤明等認為對於靜態呈現,實地設置的導航圖,在YAH標誌提供方向的情況下,讀圖者對自身的當前朝向判斷將更為方便,使北向上導航圖在相對方向判斷任務上也會有所提高,並對這種改良後的導航圖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YAH標誌提供方向信息確實提高了相對位置判斷的績效。

綜上所述,在絕對方向判斷任務上,北向上呈現的導航圖由於與環境的編碼一致,相比前向上呈現的導航圖績效更好;而在相對方向判斷任務上,前向上導航圖相比北向上導航圖更有優勢;在增加了YAH標誌方向信息的情況下,北向上導航圖的相對方向判斷績效也能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