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內在的自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尋找內在的自我》,副標題:馬斯洛談幸福,[美] 亞伯拉罕·馬斯洛 著,[美] 愛德華·霍夫曼 編,張登浩 譯,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截至2022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年出版新書近2700種,年引進和輸出版權總量近800種,產品橫跨科技出版、教育出版、大眾出版三大板塊,覆蓋機械、電工電子、汽車、建築、計算機、經管、心理[1]、生活、科普、藝術設計、文創等十多個專業領域,以及高等教育[2]、職業教育、技能教育等不同教育層次。
內容簡介
在如何看待自我方面,也許沒有任何一位心理學家可以超越馬斯洛對我們的影響。他關於自我實現、創造性以及幸福感等極具震撼性的觀點不僅對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影響深遠,而且影響了健康、教育、管理理論、組織發展等領域。
在本書中,馬斯洛將與讀者一起分享他包羅萬象、新穎有趣的研究和思考。
1.重新認識幸福
我們也許應該把幸福重新定義為攻堅克難時真實的情感體驗。能夠使得自己回過頭來認識到自己原來很幸福(儘管當時可能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的更好方法就是,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份有價值的工作或事業之中。
2.支持兒童成長
兒童需要強有力、堅定、有決斷力、自尊以及能夠自主的父母,只有這樣強有力的父母,才能夠為兒童提供一個公平、合理、有秩序、可以預測的世界。
3.促進親密感
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是永久的,破壞和剝奪親密關係會引起各種各樣的心理疾患。因此,我們有必要與疏離進行抗爭,重新找回缺失的親密感。
4.感受摯愛的存在
在真正的愛情之中,我們不會把愛人和任何其他人進行比較,而是用順其自然和接納的方式去尊重和欣賞對方。
……
作者介紹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層次理論」。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開明管理的創始人。其代表作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編者簡介
愛德華•霍夫曼(Edward Hoffman)
紐約市認證臨床心理學家,博士畢業於密歇根大學,在心理學及相關領域發表論文超過75篇,並出版學術著作多部,包括《超越自我——阿德勒及個體心理學的建立》、《洞察純真:兒童時期的心靈體驗》、《做人的權利:馬斯洛傳》等,其著作已經被翻譯為多種語言。
譯者簡介
張登浩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美國普渡大學心理學系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基礎心理學專業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方向博士畢業(導師王登峰教授)。研究興趣為人格與心理健康、積極人格特質、人格評價準確性以及社會排斥。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社科聯項目等。已發表SSCI和CSSCI論文近30篇、學術專著1部、譯著3部。
參考文獻
- ↑ 談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 ,搜狐,2020-04-12
- ↑ 2020中國高等教育十大關鍵詞,搜狐,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