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寺院培育的文學家——党懷英

寺院培育的文學家——党懷英
圖片來自搜狐網

寺院培育的文學家——党懷英,致力於佛教研究,修習佛法,頗領佛法旨要,見性開悟。

目錄

原文

金國文學家党懷英,兼工書法,特別是小篆,當時稱為第一,趙渢亦是書法名家,雖與党懷英齊名,但時人列為第二。

党懷英(1134 - 1211),字世傑,號竹溪,先世馮翊(今陝西大荔)人,父官泰安軍(今屬山東),遂為泰安人。年少之時,因父從戎在外,懷英不得已辭母到本地名剎讀書。該寺住持很有學問,一邊教習懷英詩文、字畫,一邊不時講授佛教常識。隨着年歲增長,知識增多,寺僧見懷英性慈善,進而教授佛教義理,因為懷英聰明穎悟,舉其一便能反其三。在寺之時,常與禪僧辯論,總是對答如流,議論與教義相吻,眾僧佩服懷英聰明有智慧。懷英在寺院寒窗十年,學業大有長進,博通經史,旁及佛典道書,能詩能文,尤以篆楷稱善。

功夫不負苦心人,金世宗完顏雍大定(元年1161)年間赴科考,一舉而登進士。隨之授應奉翰林文學,翰林待制、兼同修國史。大定廿九年(1189)充任《遼史》刊修宮。金章帝完顏璟繼統,党懷英於昌明三年(1192)遷翰林學士,繼為翰林學士承旨。党懷英雖然身為朝官,除忠於職事、效命國家之外,還致力於佛教研究,修習佛法,頗領佛法旨要,見性開悟。故當時高僧圓寂,遺囑碑文多延請懷英撰寫,一時高僧之碑銘行狀,悉出於懷英之手。大安三年(1211)預知時至,寂然而化。[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