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對生命的回答(龍瀟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對生命的回答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對生命的回答》中國當代作家龍瀟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對生命的回答

——記斜出齋主趙義山先生

普通的老師只會教書,優秀的老師教學生做人,而偉大的老師會讓學生知道師者的真諦。在我所有的老師之中,義山師是最使我崇敬,給我至深影響的一位。

2013年秋,我進入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習。前四個學期,我們班的《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是由趙義山老師及其弟子田道英老師合力教學。我們第一次見到趙老師則在11月中旬的一個周一晚課上。一教一樓,走進來一位頭戴毛線帽、身着黑大衣、手提公文包、腳踏牛皮鞋的老者。川師文學院的兩古專業實力一直都很強勢,上個世紀甚至還吸引了清華的本科生報考我們學院幾位大師的研究生。然而,進入新世紀,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川師文學院漸漸處於勉力支撐的狀態。在這種形勢之下,學校(學院)為延續學科優勢,趙老師便作為首席專家、特聘教授,從西華師大過來了。趙老師之前,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都是中青年;而我內心深處,其實特別願意在大學的課堂上聽到老先生講學。天遂人願,這一刻,一位滿腹經綸的儒家知識分子走進了古代文學的課堂。受田老師的影響,我已經熱愛古文;但在趙老師的薰陶下,我竟要將古文作為自己學習和研究的對象。

趙老師講課,尤重作品;但在講作品之前,也會為我們捋一捋文學史;然而,他從未照本宣科。有很多次,我看到他的教材都只靜靜地閉合着躺在講桌上;而他坐在上面,眼睛有神力地看着下面的學生,一講就是100分鐘,還不時地在黑板上用漂亮的粉筆字板書幾個關鍵詞。受到趙老師的影響,我畢業後走上講台,也只用一支粉筆描寫四十分鐘的課堂;尤其是公開課和在外賽課,我都會將所有關節處熟記於心,大大方方地走上去,左手話筒,右手粉筆,開講。

趙老師還擅長朗誦跟創作。他對我們講,我們是中文系的學生,一定要多寫詩詞,不要數學系的同學們都能寫詩填詞了,而我們中文系的同學還沒入門,那樣是很慚愧的。聽完後,我試着學習名家詩作,大學四年,在筆記本上留下了兩百餘首詩。趙老師的朗誦,帶有吟唱的風格,特別是對停連和尾音的處理,其抑揚頓挫的優美韻律讓我夢回千年的中國。以後的清晨,我都會在七教的頂樓、三教的花園、六教的天台、孔子的像前,模仿趙老師的語氣聲調去重複朗讀我們學過的詩篇。大三後期,我們着重語文教師專業技能的培養與鍛造。在一堂實訓課上,實訓老師抽同學試着用自己的理解去朗讀《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抽了幾個,最後到我,我念完,老師擊節稱賞,說我讀得最有味兒。包括以後的讀詩讀文甚至我自己給學生上課,我都用上趙老師的朗誦法去做示範,這樣的方法也為我的公開課加分不少。

從趙老師最初的幾屆學生那裡了解到,年輕時候的他不苟言笑,課堂嚴肅;但此時給我們上課的趙老師已變得和藹可親。或許是因為師徒之間的年歲差吧,大一的我們十七八,而趙老師已逾花甲,我們幾乎可以算是祖孫輩,所以同學們也就親切地叫他「趙爺爺」。課堂上,趙老師偶見下面的我們沒有了生氣,或者沒有幾雙眼睛跟着他一起轉動,他便會說些題外話,活躍活躍氣氛,甚而至於某些點,他還會自個兒把自個兒逗笑。因此,我越來越喜歡趙老師的人,喜歡趙老師的課。

兩年時間,趙老師將我們從先秦一直帶到了唐宋。除過學問精深,趙老師還有詩人的激情——講到激動之處,常常聲淚俱下。印象中最深的幾個點是:講《離騷》之細緻,趙老師足足用了兩周時間給我們分析品鑑這一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這一具有崇高人格的詩人形象。講《無題》之嘆惋,李商隱詩,深情綿邈,蘊藉含蓄,其中真意,不可言傳,趙老師於是發出「義山對不住義山」的慨嘆;這一聲嘆息,直接影響了我的本科畢業論文選題——研究李商隱。講陸游之潸然淚下,解讀陸游在七十五歲重遊沈園時為懷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創作的悼亡詩《沈園二首》,趙老師能不掩飾一切,當着眾生泣下沾襟;幾十年的風雨閱歷,在這一刻,化作一滴熱淚;這顆淚里,飽含着他的真心與真情。講岳飛之豪情萬丈,趙老師字字鏗鏘、目光堅定、感情充沛的朗誦使我們熱血沸騰,也讓古文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涌動;他將辛棄疾與岳飛結合起來,給我們厚植愛國情懷。

大三大四,趙老師不再給我們上課了,但我與他的交往卻與日俱增。趙老師邀請我去他的辦公室參加研究生散曲習作會,通知我北師大杜桂萍老師在川的講座時間,教導我對待長輩不能拍肩可以挽手,告訴我稱呼自己的老師不必叫「先生」,給了我去中山大學暑期研究生詩詞學校學習的機會。那段時間,趙老師也患上了眼疾和皰疹,我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看望他的時候,他還不忘教我寫詩填詞、與我品讀經典。本科期間,我們互發郵件,從趙老師最初的「龍同學」「趙義山」到後來的「瀟宇」「義山」,可以看到我們師徒之間的交情也愈發深厚。趙老師的回信,我整理出來,收藏着的,將作為永久的紀念。

去年底,我來到果城南充、西師華鳳,拜訪斜出齋。吃着楊師母做的香噴噴的紫菜蝦皮餛飩,喝着趙老師泡的清香可口的綠茶。兩個小時,我們聊着一別三年後的浮雲流水。趙老師談治學、教做人。臨走,他送我一冊書,裡面收有臨川仙師的文章。趙老師一定要把我送到校門口。西師的冬天很冷,華鳳的校園很靜,但和趙老師同行,我的心裡很暖。臨別,趙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講了一句話,他說:「瀟宇,學問和個人修養,是文化人賴以生存的根基,文化人要寫出第一流的文字以惠及大眾。」轉身,我從趙老師的眼睛裡讀到——知識分子的使命與擔當。

2020年12月26日,本文作者龍瀟宇和趙義山先生在斜出齋


趙老師一生輾轉多所高校,用聲音書寫人生,用作品展現人品。很慶幸,我成為了他在川師的首屆本科弟子。趙老師身上留存的老一輩學人的風骨,正潛移默化並深遠持久地影響着他的學生。 不見山師快一年了,自果城歸來,每偷閒坐到北窗翻書,第一感到的,是許多年之後,面對後學,我將會回想起,山師陪我走在華鳳的那個遙遠的冬夜。

謹錄山師教導詞如下:

如果說學生決定着社會的未來,那麼,教師就決定着學生的未來。所以,教師應該是教育家,也應該是學問家和引路人。

因為是教育家,所以,教師不僅要掌握知識熟悉教學、關愛學生,還要了解社會、懂得傳統、思考未來。因為是學問家,所以,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學科,堅守自己的專業,尊重學科,探尋真理。因為是引路人,所以,教師一定要自覺地對學生負責,對學術負責,對民族文化歷史和未來負責

為此,教師應遵守八字:學高、身正、謹言、慎行。學高可以為經師,身正可以為人師。先為人師,後為經師。有博愛心,有責任心,有上進心;三有,方能為人師。會學習,會思考,會表達;三會,方能為經師。

學高身正,自然德高望重。一言一行,對學生潛移默化。故為師者,當謹言慎行。勤於修己,方能學高身正;謹言慎行,方可化人成才。教師者,修己化人而已。化一人可興一家,興一家可旺一族,旺千族可強一國。

學無止境,道無窮期,修己化人,如是而已。[1]

作者簡介

龍瀟宇,1996年生於四川遂寧,中華詩詞學會遂寧地區網站管理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