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察賢》選自《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

《呂氏春秋》章節目錄: 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1]

目錄

原文

今有良醫於此,治十人而起九人,所以求之萬也。故賢者之致功名也,必乎良醫,而君人者不知疾求,豈不過哉?今夫塞者,勇力、時日、卜筮、禱祠②無事焉,善者必勝。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賢。魏文侯師卜子夏,友田子方,禮段干木,國治身逸。天下之賢主,豈必苦形愁③考慮哉?執其要而已矣。雪霜雨露時,則萬物育矣,人民修矣,疾病妖厲去矣。故曰堯之容若委衣裘④,以言少事也。宓子賤治單父⑤,彈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⑥,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於宓子。宓子曰:「我之謂為任人,子之謂⑦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宓子則君子矣,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以治義矣,任其數⑧而已矣。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⑨使精,勞手足,煩教詔,雖治猶未至也。

注釋

①察賢:發現、辨識賢士。本篇闡述的是陰陽家的學說。②塞:古代的一種玩的遊戲,就像現在的鬥牌、打撲克。時日:時與日的吉凶。禱祠:求神降福。③愁:再三考慮,苦心考慮。④容:儀表。委,委曲,下垂。委衣裘:衣裘下垂,說明手足不動,衣裘也下垂不掀起。⑤宓(fú)子賤,與下面的「巫馬期」都是孔子的弟子。單父:春秋魯國的地名。⑥居:停止。⑦謂:通「為」,治理。⑧數:術,手段。⑨事:通「使」,使用。

譯文

如果這裡有位良醫,治療十人而使九人的病有起色,那麼求他治病的人就成千上萬。所以,賢者為國君招致功名,比良醫治病更有把握。但國君不知急於訪求賢者,怎麼不犯錯誤呢?如今那些玩棋戲的人,憑藉勇力、時日及占筮、祭禱都無濟於事,而精於棋藝的人終必獲勝。建立功名也是這樣,關鍵在於求得賢者。魏文侯拜卜子夏為師,以田子方為友,禮遇段干木,於是國家得到治理,自身得到安逸。天下的賢君,難道一定要形體勞累、苦思愁慮嗎?只需抓住要領罷了。雪霜雨露適時,萬物就能生長,人民就會休養生息,疾病和邪惡就會消除了。所以說,堯帝的儀容是那樣悠閒自得,垂拱而治,這說明他政事很少。宓子賤治理單父縣,只彈彈琴,自身不下殿堂而單父縣就得到治理。巫馬期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日夜不停,親自處理政事,單父縣也得到治理。巫馬期向宓子賤請教其中原因。宓子賤說:「我是靠用人,你是靠用力,用力的人因之勞累,用人的人因之安逸。」宓子賤乃是個君子,他四肢安逸,耳目保全,心平氣和,而百官治理得恰當,這只是運用了用人之術而已。巫馬期就不是這樣,他耗費生命,使用精神,勞累手腳,頻發教令,雖然治理好了單父縣,但並未達到最高境界。

著作簡介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2]。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3],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視頻

察賢 相關視頻

先秦文學《呂氏春秋》詳解察賢76
先秦文學《呂氏春秋》詳解察賢77

參考文獻

  1. 呂氏春秋的作者,解歷史, 2020-12-07
  2. 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搜狐,2018-10-17
  3. 治國通論-法家治國思想 ,豆丁網,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