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寒冬里的感動(孫甲春)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寒冬里的感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寒冬里的感動》中國當代作家孫甲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寒冬里的感動

時進寒冬,風越來越硬,打在臉上猶如刀削。忙於教學,好長時間沒有回老家了,雖說僅僅相距十多公里。老家是我生命的根源,那兒有埋葬親人的墳墓,有祖祖輩輩守護的老宅,一磚一瓦都凝結着時光的痕跡。從某個角度來說,老家是我靈魂的安放地。 

推開院門,大半院積雪覆蓋了枯枝敗葉,老棗樹孤苦伶仃地立在院子中央,在昏黃的天幕下,愈加沉默。唯有偶爾飛過的鳥雀降臨枝頭,才多少增添了點活氣。見此情景,一股傷感禁不住襲上心頭:如果母親在家,哪能如此呢?往事依依,浮現於眼前。小時候,放學歸來,母親總是從炊煙裊裊的廚房裡走出,並隨手撩起圍巾擦拭被煙火熏紅的眼睛,然後隨口說,「餓了吧,快吃飯!」然而,這一切隨着時光卻遠去了,四十多年近乎於一瞬。

順手拿起掃把先清掃院落,然後再擦拭門窗,一番勞作後,小院總算乾淨了許多。我的心情也隨之敞亮起來。看看角落裡堆積的廢紙爛鐵,感覺大煞風景。原來就想賣掉,可妻子總以之為寶捨不得。這也難怪,妻子跟我過了許多年的苦日子,在她的眼中破破爛爛也是好東西。近十年我的工資漲了很多,再也沒有為生活而發愁,並且在縣城住上了花園式洋房,實在是沾了新時代的幸福。每當躺在舒適的席夢思床上,我心頭總是想起老家的硬板床,一種惴惴不安就會纏繞着我,讓自己的心裡無法忘卻逝去的光陰。我想,這種念想既是對曾經的辛苦生活的銘記,又是根植心靈的故土情懷啊!

「收報紙廢鐵酒瓶子來!」門口傳來收廢品的吆喝聲,我趕緊出門召喚。想不到竟然還是熟人——鄰村的高大哥,好幾年不見,高大哥滿臉滄桑,先前魁梧的身軀不再挺拔,佝僂着腰背更顯蒼老,一雙微帶哀怨的眼睛使人心生憐憫。閒聊幾句才知道,高大哥的妻子因咽喉癌剛剛去世。唉,苦命人啊!高大哥年輕時長相帥氣,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高中生,皆因兄弟姊妹多,父母去世早,他作為老大只能做出更多的付出。等到兄弟姊妹都紛紛成家,高大哥終於鬆了一口氣,讓人意料不到妻子又生病了,時好時壞,拖拖拉拉了三十多年,直到去世。妻子久病難治,家庭條件自然捉襟見肘,但高大哥非常勤快,農閒之時就收廢品補貼家用。其他人收廢品大都壓秤壓價耍小聰明,高大哥從不這樣,總是分門別類以質論價,童叟無欺,並在小紙條上一一寫清留給人家。因此,高大哥的主顧特別多。

寒風中高大哥認真打理着廢品,可能是太冷了,不住地打哆嗦。黑黢黢而開裂的手掌時不時放到嘴上,吹幾口熱氣暖和一下。我的鼻頭一陣酸,眼睛有點濕潤。「高大哥,你不要再稱了,全拿走,就當給我家打掃衛生吧!」「孫老師,那可不行,該多少就多少!」當高大哥把十元錢遞到我手中時,我極力相讓,他堅辭不受。無可奈何之時,我說:「高大哥,我有幾件舊衣服,如果不嫌棄,就請收下吧!」「好,我收下,真得謝謝啦!」於是,我讓妻子選取了幾件我剛剛買得還沒有穿的新衣服放在布袋裡,悄悄擱在高大哥的三輪車上,然後說:「高大哥,衣服擱在車裡,希望你喜歡。」「謝謝孫老師,我肯定喜歡的!」看着高大哥忙碌的背影,我還是沒有忍住眼淚……

高大哥的三輪車迎着北風蹣跚而去,直到消失在大路的盡頭。不知怎地,高大哥認真整理廢品的模樣卻久久揮之不去,執着、堅韌之類的詞語跳躍在我的腦海里。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溫暖了我的內心深處,生活於當下,我們自認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如果再想想那些不幸者,也許就不會沉迷於物質的追求了。人活着,除去溫飽住行,還是應該多關照一下內在的心靈,多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豐盈?

寒冬里,一種感動恰如一團火苗讓我無比溫暖……

[1]

作者簡介

孫甲春,筆名春天的老柳,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協會員。作品先後發表於《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濟南教育》《中學生導報》《濟南日報》《齊魯晚報》《詩刊》《長江詩歌》《中國詩歌網》等報刊平台近三百篇(首)。

參考資料

  1. 移至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

語言已從 中文(繁體)‎ 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