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富士康武漢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富士康武漢園區富士康武漢園區 建立富有富士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系統 (硬軟整合,實虛結合),隨着中國製造2025和《國務院關於深化「互聯網+[1]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的不斷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腳步持續加快,富士康科技集團在郭台銘總裁「硬軟整合、實虛結合」的製造戰略思想指導下,積極投身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未來工業,將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具挑戰的工作,讓「機器換人」逐步推廣應用到全集團,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同時藉助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東風,以中國製造2025和集團的「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為指導,積極布局「人、機、料、法、環」的數字化和互聯互通,實現各種製造數據的實時收集、整理、分析、呈現和可追溯,打通製造企業的「信息孤島」,實現數據驅動企業生產和決策,使企業運營和決策更科學、更合理,此外,藉助大數據平台和BI平台,讓數據實時流動,突破設備層、車間管理層和企業運營層的時間、空間和系統限制,真正實現企業內部各製造單元互聯互通的工業互聯網模式,實現數據驅動的「關燈生產」模式。

雲智匯緊跟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的步伐,致力將20多年的世界一流製造業的服務經驗和信息化能力拓展到中國的製造企業,建立「軟硬整合、虛實結合」 的關燈智能工廠,助力製造業提質增效;雲智匯擁有最完善的3C離散製造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包括精益生產的專業能力、軟件信息化平台、完備的自動化技術等。我們的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團隊遵循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搭建離散製造業的工業互聯網架構,打通設備、網絡、控制、車間、企業間的信息流和控制流,實現「關燈生產」和透明化管理。

項目概況

富士康作為國際知名企業,其IT及代工產業在國際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助力中國製造2025,富士康決定在企業內部建立具有富士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系統。

項目背景

雲智匯緊跟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擁有精益的生產專業能力,軟件信息化平台,完備的自動化技術。而施耐德在全球能效管理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在工業、數據中心和網絡等領域具有提供專業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因此雙方確定就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建設開展合作。於2015年6月2日確立合作協議,自2015年7月1日起,由雲智匯和施耐德建立項目團隊派駐富士康武漢園區進行現場初步調研,為富士康研究並提供工業互聯網整體解決方案。

經過2個月的調研工作及富士康業務團隊的密切溝通,雙方確認運用精益思想、採用智能網絡和機器人[2]、建設基於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工廠、實現製造智能化、物流自動化、設備自動化,既滿足工廠「少樣多量」的生產模式,又滿足「多樣少量」、「柔性製造」的生產模式、信息互通互聯、上下一致透明的目標,本着先頭腦+中樞,再四肢的建設思路,通過建設一條試驗線的模式來建立富有富士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建設標準,為富士康為了全面實現「智能生產」方面樹立示範。

項目簡介

1) 以精益生產引導無人化、無紙化、影像化、信息化、自動化,步入工業互聯網。

2) 以優化人力資源為首要任務,即在提升其產出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用工成本以保證其全球製造的競爭力。

3) 運用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之工廠內縱向(垂直)集成和集團內橫向集成,打通工廠內的數據通道,實現整個企業內部靈活且可重新組合的網絡化製造體系,實現工業互聯網要求的互聯互通。

4) 探究生產組織如何由當前的「少樣多量」到未來的「多樣少量」。

5) 對AP(I)事業處組裝車間ENT15_SFF產品線進行半自動化精益設計,建設一條半自動化產線,匹配自動化線內物料配送系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