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宿雞山寺 其二

《宿雞山寺 其二》

作品名稱: 《宿雞山寺 其二》

創作年代: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

文學體裁:詩

作者: 宋琬

《宿雞山寺 其二》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 宋琬的詩。[1]

宋琬的詩在藝術上是有較高造詣的,古體詩和律詩寫得尤好。用語奇麗,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屬對工巧,極為時人所推崇。稱之為「詩人之雄」,有人贊為「東海之偉人」。與他同時代的金之俊,在為《安雅堂集》所做的序中說:他的詩「其識宏,其慮遠,其情長,其氣清以厚,其調雋以永,其格嚴以老,其言確以質,殆有如懷沙遠遊,屈子悲憤之所感乎。」[2]

目錄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宋琬[3](1614~1674)清初著名詩人,清八大詩家之一。字玉叔,號荔裳,漢族,萊陽(今屬山東)人。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永平兵仆道、寧紹台道。族子因宿憾,誣其與聞逆謀,下獄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吳、越間,尋起四川按察使。琬詩入杜、韓之室,與施閏章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與嚴沆、施閏章丁澎等合稱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鄉亭詞》。

宋琬生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高祖宋黻,為明代萊陽第一位進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應亨,天啟間進士,歷任大名府清豐知縣、吏部稽勛司郎中,清兵入關後,死守萊陽抗清,城破殉國。

宋琬自幼聰慧,刻苦好學,應試縣、府皆名列榜首。崇禎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貢入京深造。與父宋應亨、兄宋璜,名噪京華。

崇禎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萊陽城,宋應亨、宋玫組織宋氏族人及鄉民抗清,城破殉國。宋琬則以仲兄宋璜任所在杭州,出遊吳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後流落蘇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機會進一步接觸社會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間,宋琬在回萊陽省親後,不顧身體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覲康熙皇帝,時逢吳三桂起兵叛亂,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兒女陷入叛軍之手。京中宋琬聞訊後,驚恐憂鬱,以致氣塞胸臆,病逝於京都館舍,時年59歲。

宋琬故居位於萊陽市中心大街中部東側,建於明朝末年。清光緒五年(1879年),萊陽知縣茅芳廉為之立碑——「宋荔裳先生故宅」。道光年間故居內設「盧鄉書院」,光緒年間為官立小學,後為萊陽中學。1981年煙臺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煙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琬故居現為萊陽市博物館,有房屋46間,占地1054平方米。館內設革命歷史文物展室、宋琬紀念館、歷代名人紀念館、現代書畫展室等。1996年被煙臺市人民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

視頻

一代詩宗之宋琬

《萊陽檔案》一代詩宗 宋琬

參考資料

  1. 《宿雞山寺 其二》 古詩文網
  2. 渡黃河 清·宋琬 古詩 詩詞歌賦 中國水墨風 垕德載物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20年07月19日
  3. 《宋琬簡介》 詩詞名句網
  4. 山東學政施閏章與齊魯文人交往軼事 齊魯晚報,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