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容齋隨筆·三長月

容齋隨筆·三長月》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十六。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1]、王應麟的《困學紀聞》[2],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目錄

原文

釋氏以正、五、九月為「三長月」,故奉佛者皆菇素。其說云:「天帝釋以大寶鏡,輪照四天下;寅、午、戌月,正臨南瞻部州,故當食素以徼福。官司謂之「斷月」,故受驛券有所謂羊肉者,則不支。俗謂之「惡月」,士大夫赴官者,輒避之。或人以謂唐日藩鎮皙事,必大享軍,屠殺羊豕至多,故不欲以其月上事,今之他官,不當爾也。然此說亦無所經見。予讀《晉書?禮志》,穆帝納後,欲用九月,九月是「忌月」。《北齊書》雲高洋謀篡魏,其臣宋景業言:「宜以仲夏受禪。」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之,終於其位。景業曰:「王為天子,無復下期,豈得不終於其位乎?」乃知此忌相承,由來已久,竟不能曉其義及出何經典也。

譯文

佛家稱正月、五月、九月為「三長月」,所以信封佛教的人在這三個月都吃素。他們的說法是:上帝和釋迦牟尼用大寶鏡,輪流照耀天下四方,月建為寅、午、戌的三個月,正照到我們所在的南贍部洲,所以應當以吃素求福。官僚衙門稱之為「斷月」,所以驛站接受驛券中的領羊肉之券,就不再支付。世俗稱這三個月為「惡月」,士大夫為官赴任,總是避開這三個月。有人認為是唐時藩鎮到官視事,一定要大肆犒賞軍隊,屠殺的羊、豬非常多,所以不願在這三個月上任,現在上任做其他的官,不應當如此。然而,這一說法的由來,也無從查考。我讀《晉書禮志》時,見到其中說穆帝娶皇后,想用九月,可九月是「忌月」。《北宋書》稱高洋密謀篡奪東魏政權,他的大臣宋景業說:「應該在仲夏五月接受禪讓。」有人說:「五月不能到官上任,誰要是違犯了,就會老死在那個官位上。」宋景業說:「大王做了天子,不再有更大的期望,哪能不終於其位呢?」從而知道這種忌諱時代相承,由來已久,可始終不能理解它的意義以及出自何種經典。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3]。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容齋隨筆·三長月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