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鄉的學堂(林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家鄉的學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家鄉的學堂》中國當代作家林筱的散文。

作品欣賞

家鄉的學堂

每人心中都有自己情感的凝聚,每個人的歷史都是自己的記憶。無論斗轉星移,我們經歷了多少滄桑變化,而對故鄉的那份情感卻始終難以忘懷。如今雖退休身居鬧市,仍常常想起年少時在家鄉的讀書往事,而對小學的老學堂和啟蒙老師則更加的懷念起來。

打我記事起,似乎記得村東城牆有段殘垣斷壁。與小夥伴嬉笑打鬧、玩捉迷藏最開心的地方,就是鑽進村中三人可環抱的大槐樹洞裡,而心中最神聖、最莊嚴的地方,當然就是正對着大槐樹的大祠堂。那是能工巧匠修建的很精緻的古建築。由此可見,我們村上老幾輩當年的日子也是非常的富足殷實。小時候,每年春節前幫父母清掃室內衛生,看見樓上放的板胡、二胡、馬鞭、魚枷及精美的木質紅纓槍和雙刀寶劍等戲曲樂器和道具,問大人才知道,這都是先人們農閒時唱戲所用的物件。其實,明朝中期的狀元、大秦腔的鼻祖康海,就出自我的故鄉,因而秦腔在故鄉武功村堡更是家喻戶曉。

大槐樹下、祠堂門前,鄉親們過去在這裡唱大戲、耍社火,獲得過許許多多精神文化生活的愉悅享受。直到我孩童時期,逢年過節這裡依然張燈結彩,仍是全村老少聚集嬉鬧的文化中心。記得我就是在祠堂報名入學的,可僅僅半年時間,因村里通了電,祠堂改做他用。不久,我們又搬到城門口南邊的新學校上課。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有人喊着要停課鬧革命,課本被沒收了。我們因年齡小,當不了紅衛兵,上課除了學習毛主席語錄外,簡單地學些加減乘除,其他時間就是作為紅小兵,統一列隊打着紅旗,扛着紅纓槍,高喊着口號,經常到公社參加慶祝大會和批鬥大會,直到文革結束開始複課,這才慢慢學起了文化課。

值得慶幸的是,我一入學就遇上了正直公道的啟蒙老師李俊祥。無論是從家庭到學校,他從小就受過良好正規的教育,不僅人長得英俊,而且充滿了朝氣與活力。加之具有謙和正派、胸懷寬廣、言傳身教的德行品性和人格魅力,在我們村上口碑很好。他以慈祥和愛心對待每一個同學,無論是任性頑皮的學生,還是聰明勤奮的同學,都一視同仁,德種心耕,誨人不倦。儘管當時條件所限,是複式班級,但他合理布局,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孩子循循善誘。在那由粉筆、黑板、講台、書本構成的世界裡,雋秀整齊的板書、洪亮和藹的話語,如三澗清泉沁人心脾,給人教益。尤其是他那誠摯燦爛的笑容,如鮮花一般永遠盛開在我們心靈的底片上。記得課餘時間,他給我們講故事,玩遊戲,搞勤工儉學,參加義務勞動。逢年過節,指導我們排練文藝節目,並組織我們敲鑼打鼓,為軍烈屬、五保戶打掃衛生,送年畫,貼春聯,從而使同學們在德智體美方面都有很好發展。

[1]

作者簡介

林筱,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