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宜秀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宜秀區(留住美麗鄉村)原圖鏈接來自 宜秀網 的圖片

宜秀區安慶市轄區[1],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安慶市區北部。總面積410.3平方千米,總人口26萬人(2013年)。

全區轄2個街道、3個鎮、2個鄉:大橋街道、菱北街道、楊橋鎮、大龍山鎮、羅嶺鎮、白澤湖鄉、五橫鄉;皖河農場。其中菱北街道由安慶經濟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大龍山鎮。

境內多丘陵、湖泊,新洲鄉為江心沙洲。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5℃,年降水量1300毫米。礦藏有煤、石灰岩、大理石、花崗岩、石英石。

安慶鐵路支線、合安高速、208國道、228省道穿境而過,安慶火車站、安慶民航機場、金家閘輪渡碼頭均在境內。大龍山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四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獨秀墓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5年6月設安慶市郊區。

1996年,郊區面積447.4平方千米,人口約23.8萬人,轄2個鎮、5個鄉:老峰鎮、楊橋鎮、新洲鄉、長風鄉、十里舖鄉、白澤湖鄉、龍獅橋鄉。區政府駐迎江區青少年宮東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郊區常住總人口264670人,其中,老峰鎮28117人,楊橋鎮23710人,龍獅橋鄉20413人,十里舖鄉57082人,自澤湖鄉38635人,長風鄉24260人,新洲鄉9490人,菱北虛擬街道39049人,皖河農場23914人。 2004年末,郊區轄1個街道、2個鎮、5個鄉。

2005年5月13日,國務院(國函[2005]38號)批覆同意調整安慶市部分行政區劃:安慶市郊區更名為安慶市宜秀區,將懷寧縣的大龍山鎮、五橫鄉和桐城市的羅嶺鎮劃歸宜秀區管轄。宜秀區人民政府駐地由迎江區青少年宮路遷至大龍山鎮。將原郊區的老峰鎮、龍獅橋鄉、長風鄉、新洲鄉劃歸安慶市迎江區管轄。將原郊區的十里舖鄉(不含眉山、象冊、蘇崗、砂橋、羅沖5個村)劃歸安慶市大觀區管轄。調整後,宜秀區轄楊橋鎮,白澤湖鄉、大龍山鎮、五橫鄉、羅嶺鎮、菱北街道辦事處。面積410.3平方千米,人口21.6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0.1萬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宜秀區常住總人口254431人,其中,大橋街道42144人,菱北街道104440人,大龍山鎮40482人,楊橋鎮20005人,羅嶺鎮14159人,白澤湖鄉24719人,五橫鄉8482人。

視頻

宜秀區 相關視頻

【安慶拍賣專場】安慶市宜秀區龍眠山路三角花園· 通和別院公寓
大美中國攬夏 安徽安慶市宜秀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