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宜豐縣天寶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宜豐縣天寶鄉,隸屬於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地處宜豐縣北部,東與同安鄉澄塘鎮毗鄰,南與新昌鎮、橋西鄉接壤,西同雙峰林場、潭山鎮相連,北和奉新縣甘坊鄉交界,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2公里。轄區東西長18.9公里,南北寬16.3公里,總面積143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天寶鄉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下設1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61戶16001人,其中農業人口有14139人,勞動力7489人,城鎮人口1862人,城鎮化率11.6%。

2016年,天寶鄉實現工業總產值14.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469.7萬元,其中國稅完成2091.9萬元,地稅完成1377.8萬元。[1]

中文名: 天寶鄉

外文名: Tianbao Township

行政區劃代碼: 360924201000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

地理位置: 宜豐縣北部

面 積: 143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9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9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天寶古村

車牌代碼: 贛C

人 口: 16001人(2019年)

歷史沿革

天寶鄉在商周以前屬揚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地先繼屬越,後屬楚;秦時屬九江郡;西漢時屬豫贛郡建成縣;王莽時屬多聚縣;光武時屬建城縣;靈帝時屬上蔡縣;三國吳太帝黃武年間屬宜豐縣;南北朝時之梁朝屬望蔡;隋開皇九年屬建城;唐武德五年屬望蔡;武德八年屬高安;宋太平興國六年屬新昌縣。

1914年,新昌縣復名宜豐,天寶隸屬宜豐縣。

民國19年,分屬第一、二區。

民國22年(1933)11月,鄉境劃入找橋特別區,翌年4月返歸宜豐,同年8月屬第四區。

民國28年(1939),鄉境分設黃沙鄉和會市鎮。

民國30年(1941),黃沙鄉與會市鎮並為會黃鄉。

民國36年(1947),辛會鄉(會黃鄉改名)轄8保、64甲。

1949年7月,天寶鄉解放,鄉境屬潭山區。翌年,鄉境分設辛會、杭藤、蘭溪、石溪4鄉。

1956年,4鄉合併為天寶鄉。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又是黃崗山墾殖場的分場,實行鄉、分場、人民公社合一。

1968年,與黃崗山脫鈎,轄9個大隊、49個生產隊。

1983年,公社復名鄉,生產大隊改名村,生產隊更名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0月,天寶鄉轄天寶集鎮1個社區、19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天寶鄉地處宜豐縣北部,東與同安鄉、澄塘鎮毗鄰,南與新昌鎮、橋西鄉接壤,西同雙峰林場、潭山鎮相連,北和奉新縣甘坊鄉交界,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2公里。轄區東西長18.9公里,南北寬16.3公里,總面積1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寶鄉地處九嶺山麓中段之南緣,境內山巒環抱,中間是平坦良田,地形呈盆地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四周青山環抱,綠水瀠繞,中為盆地,一馬平川,廣袤開闊。境內主要山峰有增背嶺、三千嶺、黃沙坳、尖峰嶺、黃竹尖、吉樣山等。最高點為曾背嶺,海拔高度958米,最低為點鴉溪村,海拔70米。

氣候

天寶鄉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萬物宜生。年無霜期270多天,年平均氣溫17.1℃,年降雨量1697毫米,相對濕度83%,日照數1634.8小時。

水文

天寶鄉境內主要河流有藤江、石溪、黃沙港。水力資源可開發發電量5000千瓦,現已建成大小水電站14座,裝機總容量達2825千瓦。其中:龍洞電站裝機1100千瓦,年發電量450萬度,黃沙電站裝機800千瓦,年發電量360萬度。

自然資源

森林資源

截至2020年11月,天寶鄉森林面積達14.62萬畝,活立木蓄積量55萬立方米,活立竹蓄積量671.6萬根,森林覆蓋率達72%,境內生長有紅豆杉、楠樹、竹柏、銀杏、羅漢松等珍稀樹種。

礦產資源

天寶鄉境內礦產資源主要品種有瓷土、雲母、花岡石、鉀、鐵、磷、釔、銅等。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天寶鄉總人口4961戶16001人,其中農業人口有14139人,勞動力7489人,城鎮人口1862人,城鎮化率11.6%。

經濟

綜述

天寶鄉工業以鴉溪等處的冶銅為開端,至少在漢以前就出現。明清時期,傳統手工業如土紙生產,名聞省內外,清代,土紙出口占全縣的60%,2000年底,全縣有各類企業342個。截至2007年,天寶鄉有木竹加工、小水電、塑料編織袋、鋼釘鑄造、礦泉水、鐵鍋鑄造、木竹加工機械等多家企業。

農業

2016年,天寶鄉耕地面積30584畝,農業總播種面積38278畝,糧食總產量19139噸,主要作物品種有:水稻、玉米、紅薯、花生、油茶、大豆等。

工業

2016年,天寶鄉實現工業總產值14.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469.7萬元,其中國稅完成2091.9萬元,地稅完成1377.8萬元。

2018年,天寶鄉有工業企業16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8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交通運輸

天寶鄉現有國家二級公路宜潭公路,棠潭公路由東向西穿越而過,武吉高速公路、銅萬高速公路貫穿天寶集鎮,並設天寶互通立交。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天寶素以重文尚教著稱,清之尚友山房、民國時期的培根職業學校,全縣聞名。1999年,投資20萬元興建山背小學,同年,投資十多萬元重建河思小學。截至2000年底,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及村完全小學11所、教育點2個,總在校學生135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2007年中考中,共有52人考取高中或中專,升學率達52.3%,位居全縣農村中學的3名。

醫療衛生

天寶中心衛生院,1996年新建搬遷到集鎮新街,2007年業務收入達115萬元。

社會保障

2016年底,天寶鄉以「一卡通」發放到農戶資金866.7萬元,其中糧食直補41.8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8.8萬元,農機購置補貼62.4萬餘元,全鄉退耕還林政策補助6.8萬元,貧困生及助學金12.5萬元。爭取和發放各類救災救濟資金24.7萬元,優撫資金61.5萬元,發放高齡補貼21.2萬元。

民生工程

2007年,天寶鄉投資260多萬元完成了天寶到石井公路硬化工程;投資30多萬元興修巒林山水庫,完善了古村引活水工程;投資70萬元完成了辛會、辛聯、藤橋、集鎮的「人飲工程」;投資30多萬元完成了橫嶺村村部建設工程;投資10萬元完成了青年陂辛會段渠系農田水利建設工程;天寶古村被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礎設施

2000年底,天寶鄉實現了程控電話和電視光纜傳輸工程;全鄉投資500萬元,擴建了二公里多的天寶大道、康復大樓及住院部。集鎮建設的美化、亮化、綠化及自來水工程、消防道工程也全面得到完善,集鎮的城市功能逐步體現;宜潭公路國家二級油路即將竣工,全鄉實現了「三通」(村村通公路、程控電話、閉路電視)。

歷史文化

三國古城天寶四設縣治達245年之久,自古就是贛西北重鎮,名聞湘鄂贛三省。蕭克將軍指揮的「黃沙大捷」遺址位於天寶鄉,天寶古村是贛西北唯一集古屋文化、紅色旅遊、綠色生態為一體的消遣休閒、度假旅遊勝地,曾以「三街六市、六門十三第、內外八景、四十八條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牆、四季馬蹄香」略大「會市」飲譽江南,有「小南京」之稱。

天寶鄉自明代起劉氏子孫便在此世代繁衍,留下140多棟古建築及大量的牌匾楹聯文物古樹。古村一直有重教之風,歷史上曾孕育出22名進士,139名舉人,秀才則不勝枚舉,古村還保留有江西最早的現代職業學校—培根職業學校。

地名由來

天寶之名始於唐天寶年間,取其他「綠波清浪,物華天寶,駕重洛陽」之意。

地方特色

天寶羅酒

宜豐天寶特有傳統名酒,具有色呈淺黃,酒清見底,昧香爽口,富有後勁等特點。被譽為「三碗倒」。以農曆八、九月間製作最宜。羅酒這來歷,據傳源於鑼聲,鑼聲「哐哐」。諧音「響響叫」,故又名「鑼~「。天寶羅酒又以松溪所產為佳。宜豐天寶集鎮能熟練掌握羅酒釀造技術的只有少數幾個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喜的是,宜豐天寶羅酒已入選「宜春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宜豐縣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統食品,正面臨着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橙片、青豆

民間自製點心。橙片以小柚切片,經加銅煮沸和漂曬拌以冰糖而成,脆甜可口,且能止咳清涼解毒。青豆即以天寶青豆加料以炭火烘乾而成,分外爽口,有回味。宜豐青豆在古代就以天寶為佳。此二宗點心因不能批量生產,故仍為待客珍貴點心。

冬筍、閩筍

天寶為林區,鄉境自古盛產冬筍,歷年產量在百萬斤以上,主要銷江浙一帶。天寶閩筍具有透明、不變質、不變味、耐貯藏等特點,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始由客家人從福建移天寶時傳入,今茅坪、黃沙、辛會、辛聯為主要產地,年產量可達10萬斤。

香茹

天寶香菇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是宴席上的上等佳品。境內大部分村莊出產香菇,有花菇、平菇、兩種,原來是老法生產,有近400年的歷史,但產量較低。80年代後採用袋裝香菇,產量大大提高,年產量達4萬公斤。

黃蓮麻糍

天寶傳統米餜,黃蓮麻糍由當地特產黃蓮糯米及黃蓮樹灰做原料。其米粒粗而短,粘性介於糯米和梗米之間。黃蓮麻糍具有軟而不粘、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飽食不膩等特點。先將糯米碾白、洗淨,浸一天一晚,濾干蒸熟,倒入竹盤內拌適量鹼水,米飯成金黃色後,用甑蒸第二次,上大氣後倒入石臼內,用竹(木)杆舂至不見米粒,表面光滑時,取出搓條,切成長8寸、寬1寸半、厚1寸左右的長條,或填入有花紋的模具內壓成圓形餅狀,冷卻後漂入鹼水內。吃時切成片,放如鮮湯內煮熟,加大蒜、辣椒、醬油、味精等調料,或水煮、油炒後,拌白糖或加食鹽皆可。

香菇松肉

天寶特有名菜。盛傳200餘年。具有色澤金黃、質地酥爛、柔滑適口、食而不膩、入胃消融、香味濃郁、四季皆宜等特點。用豬前胛心肉500克,雞蛋2個,蕨粉或優質薯粉75克,香菇20克(沒有香菇稱松肉,用海參稱海參松肉),食鹽、醬油、味精、姜、蔥為原輔材料。將肉切成9~12公分寬的長條,用食鹽、醬油醃15分鐘左右,再與雞蛋、蕨(薯)粉拌勻,然後逐條放入七成熱的油鍋中,炸成金黃色起鍋,再切成2.5公分的小塊。香菇去蒂洗淨用油炒一下。平放碗中,將松肉放入,按緊齊實,不留空隙,酌加調料,再上蒸籠,旺火蒸2小時,反扣入盤中,撒上姜蔥即成。

八紮

八紮又叫炒八紮,天寶特有傳統名菜。具有湯汁油潤,質地香醇,清爽可口,食味鮮濃等特點。用豬精肉100克,豬肝、豬腰、豬肚子、豬心各50克,豬腦花1副,雞蛋1個,冬筍50克,香菇15克,大蒜、姜、蔥、鹽、料酒、醬油、味精、鮮湯、香油為原輔材料。先制好「野雞卷」,即將肉剁細,放鹽少許,醃浸片刻,將豬網油攤開,置料於其上,捲成直徑2公分圓型長條,用濕薯粉粘口,再切成4公分長1塊,下鍋油炸,呈金黃色時撈起。另將豬腦花、麵粉25克和雞蛋拌勻,下鍋油炸,起鍋後與「野雞卷」同放碗內,加上湯、鹽、味精,蒸半小時,倒入大盤。再將豬肝、豬腰、豬心、豬肚子、香菇、冬筍等在旺火上用熟豬油稍炒,放入料酒、醬油、鮮湯,熟後澆入「野雞卷」、腦花塊墊底的盤中,撒上姜蔥即可。

獅子頭

天寶特有傳統名菜,盛傳100餘年,具有色澤雪白,肉質鮮嫩、清香味醇,四季皆宜等特點。用豬前胛心肉500克,上等糯米400克,香菇10克,荸薺50克,雞蛋1個,薯粉25克,以及鹽、味精、生薑等為原輔材料。將肉剁細,加入雞蛋、薯粉、食鹽、味精、生薑拌勻。另把削皮後的荸薺與香菇剁細,把糯米放在沸水中,泡至半熟時撈起,用冷水洗,用一半與肉、荸薺、香菇等做成25克重的丸子,另一半放入盤內,將丸子粘上糯米,上蒸籠以旺火蒸熟。

五香雞

天寶特有傳統名菜,具有色澤灰黃、肉質酥爛,清香味美,造型美觀等特點。選用周年土雞1隻,重約1000克,干大頭菜50克,料酒25克,醬油15克,鮮湯200克、生薑l0克,蔥1根,八角1隻,味精少許為原輔材料,將殺好洗淨的雞,放到熱水鍋內煮到五六成爛時撈起,斬下頭、足、翅、尾,將雞骨慢慢拆出。大頭菜切碎,姜拍松,蔥打結。將雞平放碗內,加上大頭菜,雞的頭、足、翅、尾、八角、姜塊、蔥結,用另一隻碗盛入好湯,放入料酒、醬油、味精攪勻,倒入盛雞的碗內,上籠蒸1小時,揀出雞的頭、足、翅、尾和生薑、八角,翻入盤內,擺成雞形。

腐蝦

天寶特有傳統名菜,流傳普遍,具有製作精巧,清醇多味,滑潤爽口,易於消化等特點。用,豬精肉50克,蝦米5克,雞蛋1個、生粉50克,香菇5克,豬油5克,以適量鹽、白糖、酸醋、辣椒粉、味精、姜、蔥為原輔材料。將豬精肉、香菇、冬筍切成小丁、加上蝦米,先放入鮮湯內煮沸,把攪散的雞蛋和醬油倒入,再把冷水拌勻的生粉、味精、鹽倒入鍋內,煮成糊狀起鍋,最後撒上生薑。

米豆腐

天寶傳統米點,具有製作簡易,細嫩爽口,清醇芳香,去膩消食,四季皆宜等特點。用大米、石灰水、豬油、味精、生薑、辣椒粉為原輔材料。將米洗淨濾干,加入適量沉澱後的石灰水,浸3~4小時,磨成米漿,倒入鍋中,升火攪拌,熟後盛入盆內冷卻,凝固後劃成大方塊,用清水浸漂。吃用時將米豆腐切成蠶豆大小的方形小塊,置鍋內煮沸,撈起盛入湯碗內,再加入熟豬油,辣椒粉和姜蔥等調料。

風景名勝

天寶古村

天寶古城位於宜豐縣天寶鄉,為古宜豐縣治所在地,至今有1800餘年歷史,被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曾以「內外八景,六門十三第,四十八條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牆,四季馬蹄香」飲譽江南,有「小南京」之稱。古村至今保存有20多座有500年以上歷史的古祠堂、120餘幢明清古建築,村子裡分布着麻石巷道48條,縱橫交錯7公里,還有48口古井,古村共出過10名進士、76名舉人和解元、11名武舉人、139名諸貢、178名恩賜頂戴及417名國學。天寶古村根據耕讀、鄉紳、宗祠、古建築、雕刻、特色民俗飲食六大文化體系,研發植入研學、餐飲、住宿、購物等旅遊業態,目標打造成集吃、住、行、游、娛、購為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沙大捷紀念碑

一九九四年,中共宜豐縣委、宜豐縣人民政府,為紀念黃沙大捷60周年,在當時的戰場上建起一座宏偉的紀念碑,蕭克上將書寫了"黃沙大捷英雄永垂不朽"的碑辭。又作了《賀黃沙大捷紀念碑落成》一詩:「黃沙大捷,戰勝強敵。萬眾一心,三軍奮力。衝鋒陷陣,斑斑碧血。紅軍英名,永垂日月。」

紫陽壇

位於天寶鄉黃沙村毛洞自然村後獅子山,為晉著名道人周義山道場,傳說壇邊有異草、采之可治痼疾。明清時期,紫陽壇名聞湘鄂贛三省邊際地區,其建築物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毀,但遺蹟尚存,自然景致依舊,不失為憑弔懷古和避暑佳處;黃沙瀑布。位於黃沙村西面山背上,落差有60多米,數跌而下,氣勢雄偉,尤以兩處90度大迭最為壯觀。瀑下水成潭。瀑布四周,終年霧珠蒸騰,氣候極為涼爽,人稱「小廬山」;狗牙洞。又名觀星洞,位於東港之瑤山崖,為天然石洞,因洞壁犬牙交錯而得名。深五,六華里,出口達黃沙。通道時寬時窄,窄處僅容一人匍伏而過,寬者如廳堂。據聞洞中有石室數十間。今洞中多編蝠,見人即群飛於洞之深處,只聞其聲,不見其形;石嶺石洞群。位於鴉溪村之老鴉石,嶺上石洞多而奇,均為天然而成。

視頻

宜豐縣天寶鄉困難戶毛彩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