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宋朝簡史》(960-1279年),包偉民,吳錚強 著,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1]的人也是無用的。 —— 烏申斯基[2]

目錄

內容簡介

隨着宋軍在崖山海戰中全軍覆沒,立國300餘年的趙宋王朝最終滅亡。

回望300年王朝浮沉,大宋承唐末亂世立國,卻從未能完全恢復漢唐時遼闊的疆土,又遭逢「靖康之恥」被掠去半壁河山,偏安秦嶺、淮河以南。政治上重文輕武,策略上守內虛外,大宋王朝終日周旋在強敵環伺的夾縫裡,直至在蒙古鐵騎的崛起中滅亡。

但正是這同一個宋朝,無論是士大夫政治的成熟,農業文明精緻內斂特點的強化,商品經濟、手工業的顯著發展,還是技術領域眾多的創造發明,思想領域劃時代的迸發創新,皆被認為打開了中國帝制王朝歷史演進的「新局面」。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何以同一個宋朝,一面有歷代的積貧積弱之譏,另一面卻又達成了精神氣質、思想文化上曠古爍今的成就?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窺入歷史的肌理,追索盛衰的密碼。

作者介紹

Ø 包偉民,浙江寧波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宋代史、中國古代經濟史、近代東南區域史研究,以及近代檔案文獻編纂。出版有《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1849》《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宋代城市研究》等專著,主編《龍泉司法檔案選編》5輯96卷。

Ø 吳錚強,浙江海寧人,浙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關注中國社會結構演變、宋代社會與政治等問題,曾出版《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君民整合》《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等,在《歷史研究》《社會學研究》《文史》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參考文獻

  1. 思想指導人生,豆丁網,2013-01-15
  2. 烏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中公教育,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