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宋建 - 畫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宋建 - 畫家」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宋建

性別;男

國籍;中國

齋號;花間草堂

出生地;河南西峽

宋建,字子仁,號清風明月,齋號:花間草堂。生於河南西峽,現居北京,藝評網合作藝術家。[1]

藝術風格

心似蘭竹,簡單自持。少不經事,偏獨愛傳統文化。自幼仰慕高山流水,痴迷古韻詩書。莘莘求學,兢業求索,秉承君子之風,文人之氣。人生況味,百態世景,襲自然萬物之靈性,觀濃墨重彩之怡情,初心未改,鉛華洗卻,情衷如昨。80後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探索者。現執教於中國花鳥畫研修院。

藝術評論

此情與風月無關——記宋建

文/慧圓

甲午冬月,寒氛起於江湖,老友宋建,過敝廬,攜近作以示。予不見宋兄已數日,故友相逢,清茶話舊,亦人生之一大樂事。覽其近作,筆墨日益漸進,而氣韻生動之致,迥勝乎舊日,誠當刮目以相看也。年來宋建畫藝精進,而予則漂流塵海為稻梁謀,其境界之別,不啻天壤。「獨步羨君成絕學,低頭愧我逐庸人」(吳雨僧贈陳寅恪句),予觀宋建近作時之心緒,庶幾近之。

宋建好寫梅花,以大篆及草書筆法為之,墨梅紅梅兼有,紅紫相間,筆墨酣暢,饒富情趣。或伴以松、梅、石等,成「雙清」或「三友」,以寄託懷抱。尤好寫紫藤,以長鋒羊毫為之,多狂草筆意,若龍蛇競其筆端。造型則追神似而不拘泥於形似,妙處在「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構圖善於剪裁,講求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布白之大小形狀萬千,又不失於自然。總而言之,其花鳥作品色墨並用,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筆墨間生氣蓬勃,放逸之姿,如仙如俠,有解衣磅礴之風采矣。古人云:生,拙,澀,茅,晦暗,稚嫩,皆是免俗之法,當下時尚製作,圖澤,細謹,以浮滑為瀟灑,輕軟為秀潤;而所謂渾厚華滋,全不講矣,彼盲昧者,任情放誕,詫為雄奇,墮五里霧中,沉九泉下,而不之悟,皆誤認究本尋源為復古,因未求筆法墨法章法,致浪漫而無所歸也。有志繪事者,皆知法備前賢,理存造化,一藝之精,本源具在,不容輕心掉意而為之。習之愈久,涉之愈深,則愈感其難……閒暇之時讀書,品畫,訪賢師益友,以證其異同,不入媚俗,不流於獷悍,漸積日久,不期於美而美在其中。習他人之長,遺其所短,藝術留傳,在精神而不在形貌;貌可學而至,精神由領悟而生。師古人者,已為上乘;知師古人而不如師造化者,方可臻於自然。驚其功力漸進之餘,雖不敢謂寫意花鳥無懈可擊,濫發溢美之詞,嘆羨之於,頗覺良有啟示。

然而宋建還很年輕,尚未「不惑」這是最可怕的,孔子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他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接下來他將如何凸現自己在中國畫實踐中的作用,以及做了何種準備去攀登頂峰,有待於時間的檢驗,作為道友真誠地希望他在時間的延續中獲得最後的勝利,我想宋建自有其想法,取捨之間,盡顯禪意,成功之外,皆呈風格。以自己獨有的氣質精神閱歷情操審美理想尋找自己的坐標,塑造自我的文化品格,再用作品寫出屬於自己的傳記,無論厚薄,全出於真誠,不管寬窄,也是一片天地。世事變幻,滄海桑田,唯有保持一顆淡定純粹的心,一路慢慢品嘗,參悟自然之造化,隨心所欲不逾矩,寫自家氣韻,成獨家之言。作為後起之秀,後勁十足,潛力之大,我們期待着... ...這也是我對宋兄想要說的摯言。

相關視頻

白芷書畫院--宋建 三期國畫介紹

參考資料

  1. 藝術家宋建書畫跋語 , 搜狐 201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