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5運輸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225運輸機 |
中文名: 安-225運輸機 研發公司: 安東諾夫航空科研技術聯合體 首飛時間: 1988年12月21日 所屬國家: 烏克蘭 |
安-225運輸機(英語:Antonov An-225 "Mriya",北約代號:哥薩克"Cossack",烏克蘭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ія",俄語: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 研製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該機起飛重量640噸,是至2015年為止全世界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與飛機,其翼展寬度僅次於美國休斯力士運輸機,是翼展第二寬的飛行器 。
唯一一架安-225是由現屬烏克蘭所擁有。該機是蘇聯時代開發作為蘇聯太空計劃的為"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運輸用途研製,迄今為止僅實際製造過一架,也就是機身編號UR-82060的一號機,該機是在1988年12月21日首度試飛 。
安-225運輸機可以運送超大型貨物,機艙的載重量可達到250噸,機身頂部的載重量可達到200噸 。
可惜的是2022年在俄烏衝突中被摧毀。另還有一架半成品。[1]
技術特點
安-225機身全長84米,是史上最長的飛機,比目前最長的商用客機747-8型更要長7.4米。而她的主翼翼展為88.74米,雖然這數字比人類有史以來曾經製造過翼展最寬的飛行器,美國飛行大亨霍華·休斯的休斯H-4大力神飛船"史普魯斯之鵝"(H-4 Hercules "Spruce Goose")短一些,但因為史普魯斯之鵝從來沒有真的"飛起"過(它實際上只飛離了水面約20米,在這種高度表現下史普魯斯之鵝只被視為是一種翼地效應機),因此安-225仍然是目前世界上翼展最寬的飛機,縱使後來登場的空中客車A380(翼展79.8米)也未能勝過。
安-225的起落架
安-225當初是為了作為運輸火箭用途而設計的貨艙形狀非常平整,整個貨艙全長43.51米,最大寬度6.68米,貨艙底板寬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為了方便巨大貨物進出,安-225與大部分大型貨機一樣,採用機首可以上掀打開的"掀罩式"(Visor Type)機首,並把駕駛艙設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樓處,在貨艙內還裝設了起重機。不過與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機尾處沒有可以打開兼作卸貨坡道用的尾門,安-225一共需要六名機組人員來操作,不過以安-225的巨大機艙容積,如果轉用做為客機,初步估計它可能可以同時容納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
安-225的載重量原廠公布是250噸,但一般認為,安-225至少有超過300噸的載重能力,其中貨物不是只可放在機身內的貨艙中,安-225原本為了背負暴風雪號航天飛機所設計的機背貨架,也擁有運載250噸重物體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國空軍所擁有最大型的軍用運輸機C-5也不過只有118噸的額定載重能力,縱使連安托諾夫自家招牌的安-124,也不過是150噸的水平而已。除了一般所注目的載重能力外,安-225因為機身龐大,所能攜帶的油料也相對地更多,因此擁有超長的續航能力,縱使在全負載的情況下仍能持續飛行1,350海里(約2,500公里)的距離。
服役事件
安-225原計劃製造兩架,但最終只完工了一架。一號原型機於1985年中期開始設計研究,在1988年11月30日完工出廠,並於12月21日在基輔進行第一次試飛,1989年5月12日時首次完成暴風雪號的背負飛行 。20世紀80年代晚期,為蘇聯太空探索計劃製造的第二架安-225隻部分完工。第二架安-225採用後部裝貨舷門和新尾部設計,同時裝有一個單一的垂直尾翼。在設計上,第二架安-225的運貨效率要高於第一架 。
由於當時蘇聯經濟的惡化,暴風雪計劃在實際發射成功一次之後即被迫中止,專門為了太空計劃而設計建造的安-225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第二架未完工的安-225機身也被封存。
1999年起該公司將旗下擁有的安-124機隊開放出租給西方國家作為超大型貨物的運輸用途,這種包機性質的經營方式獲得了成功。
2000年,對第二架安-225的需求變得非常明顯。2006年9月,政府做出決定,完成第二架安-225的製造。按照計劃,第二架安-225的機身於2008年左右完工,但交付日期一再推遲。截至2009年8月,第二架安-225仍未完成建造,建造計劃最後被叫停。安東諾夫設計局CEO曾在2011年5月指出,完成載重量達到250噸的第二架安-225至少需要3億美元。如果資金到位,有望在3年內完成製造 。
2013年11月29日傍晚,河北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中國北車唐車公司研製的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被裝入世界最大貨運飛機安-225,飛往土耳其。這不僅是我國首次使用飛機發運大型軌道車輛,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安-225大型貨運飛機運載軌道車輛 。
2022年3月4日第一架安-225在距烏克蘭基輔20餘公里的戈斯托梅利機場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