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蒂歐獸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蒂歐獸類發現於中二疊紀的南非俄羅斯、中國。最大型的安蒂歐獸類體型非常大,頭顱骨可達50到80厘米,是該時期最大型的掠食動物。安蒂歐獸類在二疊紀中期之末滅絕[1],可能導因於它們所獵食的貘頭獸下目動物滅絕。

安蒂歐獸下目(Anteosauria),或稱安蒂歐獸超科(Anteosauroidea),是一群大型、原始、肉食性恐頭獸類(早期似哺乳爬行動物),擁有巨大犬齒、門齒、以及短四肢。

特徵

安蒂歐獸類與貘頭獸類的差別在於許多特徵,例如:非常大的犬齒、頰齒有球根狀牙冠、前上頜骨往上傾斜,所以嘴部前方的曲線往上傾斜。四肢短,而頭顱骨長、狹窄、重。顳顬孔比早期巴莫鱷亞目的顳顬孔大,顯示較大的頜部肌肉與較強壯的咬合力。

更先進的物種(如安蒂歐獸)有個傾向,它們的頭顱骨頂部加厚,顯示出以頭互相碰撞的行為。某些屬的尾巴非常長。

分類歷史

安蒂歐獸類起初被Lieuwe Dirk Boonstra在1962年定義為超科,包括巨形獸科(Brithopodidae)與安蒂歐獸科。

James A. Hopson與Herbert Barghusen在1986年提出第一個獸孔目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他們使用安蒂歐獸下目來取代巨形獸科與安蒂歐獸科。

在1988年,作為Gutsav Fischer Verlag編寫《Encyclopedia of Paleoherpetology》計劃的一部分,Gillian King重新研究異齒亞目,也研究了恐頭獸亞目,他使用了傳統林奈氏分類法,同時將草食性物種置於安蒂歐獸超科之內。

演化關係

早期的俄羅斯與中國安蒂歐獸類,通常被認為是最原始的恐頭獸亞目,也是真獸孔類,但有論點提出冠鱷獸科比安蒂歐獸類還要原始(Kemp, 1982, King 1988)。安蒂歐獸類與盤龍目有共同特徵,也與貘頭獸下目有共同特徵,是獸孔目第一群演化輻射之一(Rubidge & Sidor 2001)。對於這群動物的種系發生學研究很少。

視頻

安蒂歐獸類 相關視頻

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滅絕事件】03.二疊紀末大滅絕-生死之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