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息日廣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息日廣場

圖片來自hyperleap

安息日廣場(כיכר השבת, Kikar HaShabbat)是以色列耶路撒冷一個重要的路口,五條街道在此交匯:北面的Yehezkel街、西面的以色列列王街,東面的百倍之地街,東南為斯特勞斯街,西南的 Yisha'ayahu 街。[1]

從以色列建國以來,這個路口成為宗教和世俗猶太人之間為遵守安息日的問題發生摩擦的地點。在這個地方舉行的集會和示威有時演變成暴力衝突。由於它的中央位置,該路口還是社區和節日活動的聚集地。

歷史

在英國託管時期,哈雷迪猶太人和不斷增長的世俗運動之間的緊張關係上升。衝突的一個焦點是猶太人在安息日駕駛車輛通過社區,違反了安息日。「安息日戰爭」還牽涉到公司在安息日提供公共交通以及出售農產品。

1948年6月,抗議違反安息日的大規模示威被軍警暴力驅散。形勢在戰後變得更敏感。從曼德爾鮑姆門(東西耶路撒冷之間主要的邊防哨所)到老Schneller孤兒院(已成為耶路撒冷部隊的供應中心)最直接的道路筆直地穿過這個哈雷迪社區和安息日廣場。軍車在安息日頻繁經過該街區,引發了許多示威。愛迪生劇院和伊甸園劇院在安息日下午開業是另一個痛點。

1950年夏天,示威活動加劇,中心遷到了現在的安息日廣場。在路口的安息日示威往往由城市衛士(Neturei Karta)成員開始。他們反對猶太復國主義,拒絕世俗主義國家的權威。該路口在安息日和猶太節日機動車禁行。示威者擠滿了街道,迫使車輛慢慢穿過擁擠的人群。哈雷迪青年向司機扔石頭,導致警方介入。1950年8月12日,青年衛士的三輛卡車到達示威導致騷亂和警察的行動。示威在每個安息日下午持續,一直到次年夏天。1965年,該路口正式在安息日封閉交通,其實此前它實際上已經關閉數年[2]

參考文獻

  1. 31.78835,35.218564 - Google Maps. Maps.google.com. 1970-01-01 [2010-08-05]. 
  2. 'נטורי קרתא' והפגנות השבת בירושלים ב 1950-1948 - רקע ותהליכים. Lib.cet.ac.il. [2010-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