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潁上縣迪溝鎮境內,地處淮北平原南部的濟河與西淝河交匯地帶,由西淝河、濟河、謝橋煤礦和劉莊煤礦塌陷區等濕地組成,總面積2800公頃,其中水面積達到1900公頃。迪溝濕地,是在原湖泊窪地的基礎上,加上煤礦開採導致的地面持續塌陷而形成的半天然半人工的湖泊、沼澤、灘涂、河流、溝渠、池塘與煤礦塌陷窪地交互鑲嵌的特殊的濕地類型,在黃淮平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2020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意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範圍調整。

基本內容

中文名: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面積:2800公頃

批准時間:2015年12月31日

地理位置:安徽省潁上縣迪溝鎮

級別:國家級

批准文號:林濕發〔2015〕188號

地理環境

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潁上縣迪溝鎮境內,地處淮北平原南部的濟河與西淝河交匯地帶,由西淝河、濟河、謝橋煤礦和劉莊煤礦塌陷區等濕地組成,南臨謝橋煤礦、羅源煤礦,北臨展溝煤礦、生態農田,西臨劉莊煤礦,東臨顧橋煤礦、丁集煤礦、張集煤礦、新集煤礦,總面積2800公頃。

資源情況

濕地內資源豐富,大量水生植物、鳥類、魚類、兩棲類和濕地獸類在此繁衍。據調查,共有野生植物22科29屬33種,其中水生植物18種、陸生植物15種,魚類資源6目11科43種,兩棲、爬行動物資源8科13種,小型獸類資源5目8科15種,鳥類14目33科92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水鳥有10種,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白琵鷺白枕鶴灰鶴小天鵝等水鳥的重要遷徙停歇補食地和越冬棲息地。

開發建設

品牌建設

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自2008年批准為試點單位。

2015年通過國家林業局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礎建設

按照《安徽迪溝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迪溝濕地公園將以維護濕地生態平衡、保護濕地功能和濕地生物多樣性為前提,以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根本出發點,堅持「全面保護、生態優先、科學修復、適度開發、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把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生態保育區、濕地展示區、濕地體驗區、遊覽活動區、管理服務區等5個功能區。規劃總面積2800公頃,規劃期限為10年,分三期實施。

迪溝濕地將建成集煤礦塌陷濕地生態保護、科研與科普宣傳教育、濕地觀光旅遊為一體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力爭把迪溝打造成安徽省乃至我國濕地保護與利用的典範,充分發揮迪溝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迪溝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