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安徽·歙縣
位在安徽省東南部,是黃山市下屬的一個縣。北與宣城市績溪縣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交界,東南與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衢州市開化縣毗連,西南與黃山市屯溪區、休寧縣相鄰,西北與黃山市徽州區、黃山區接壤。總面積2122平方千米。
歙縣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置縣始,統領徽州數千年,為徽州首縣。[1]
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200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12個享有省轄市部分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試點縣市之一。
2019年,歙縣下轄15個鎮、13個鄉 ,常住人口41.9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3.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2.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9.5:37.7:52.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46112元。
歷史沿革
秦代即置歙縣,先後屬會稽郡、丹陽郡、新安郡等。隋滅陳後,設歙州,治所在歙縣。北宋徽宗時,平定方臘之亂後,將歙州改名為徽州。元設徽州路,明清時為徽州府。自隋至近代,歙縣作為徽州首縣,就一直是徽州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1988年,原徽州地區撤地設市(黃山市),將歙縣西部地區析置徽州區。
地理水文
歙縣境內地表水主要是河水,也有部分山峰頂部的天池、天湖水;地下水有孔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
歙縣水資源總量為22.13億立方米,均由大氣降水補給,其水文特性深受地形、氣候影響。山地、谷地與其過渡地帶之間,年降雨量的差值分別為250毫米和200毫米;而豐水、枯水與其過渡季節之間,季降雨量的差值則分別為350毫米和220毫米。降雨量的地域、季節分配,差異顯著。歙縣地表、地下水,屬山泉、礦泉水,已發現含鍶偏矽酸等多種優質礦泉水。
歙縣河流,按地形和流向,可分發源於西北部黃山山脈、東北部天目山脈、東南部白際山脈三部分。其中,除富溪鄉滔湖山的湖水流入香溪,屬青弋江水系外,其餘均匯流新安江,統屬新安江水系。新安江自徽州區入境,納練江、昌源河等支流,曲折東南流,於街口流入千島湖。
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歙縣風景如畫,也是著名的山水大城,水城、橋城,那夕陽山影,悠悠秀水、馬頭白牆,以及被譽為徽派建築「三絕」的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遍佈城鄉,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現存的許國大學士石坊、漁梁古壩、棠樾牌坊群等均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有著重要的文物研究價值與旅遊觀賞價值。
其中的徽州古城,宛如歙縣的文化大觀園,每處景點皆紀錄著古徽州文化的不同內涵,其中漁梁古埠是雄霸明清商界三百餘年』』徽商』』的起航地,來安徽得要先知道』』無徽不成商』』的典故,欣賞美麗的新安江、古鎮譜出的古人離家從商的詩歌。
有東方凱旋門之美譽的許國大學士石坊,八角結構,舉世無雙,可說是牌坊的經典代表。而如果你的職業為教育相關,那麼陶行知紀念館一定不能錯過,中國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在這個紀念館收藏了宋慶齡、胡耀邦等名人為他親筆提詞。][2]
而斗山街聚集了徽商族居的古民居街道,有古城常見的牌坊、古民居、宋祠、磚雕、木雕、石雕,領會一下徽商所講究的風水、封建時代禮節的繁複。走進徽州古城,等於賞遍徽州古建築之大成,而走進歙縣,完全讓人領會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農業為主
古代歙縣的經濟一直以農業為主。由於山多地少,林茶收入成為農民生活的主要來源。糧食不能自給,須從外地調入。在地狹人稠、生活貧困的處境下,勇於進取的歙縣人民,為了擺脫困境和出售林茶等土特產品,不得不離鄉背井,遠赴他鄉,從事商業貿易活動。
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歙縣商人即在江南城鎮進行貿易。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間,遂形成了一個人眾資巨、頗具特色的徽商集團,開始稱雄商界。明嘉靖至清嘉慶的近300年間(1522—1820),是徽商的鼎盛時期。當時徽商的足跡幾遍全國乃至海外,故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是江浙一帶有「無徽不成鎮」之譽。經營的行業主要有茶、糧、木、鹽、海上貿易、典當、絲布、漆、醬及文房四寶等。本縣富商不僅人數眾多,而且財力雄厚。清代兩淮鹽商八總商中,歙人恆佔其四,富者積資達千萬兩銀以上。
2019年歙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9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3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72.8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102.0億元,增長6.7%。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調整為9.5:37.7:52.8。(依據全國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訂,2018年全縣GDP為174.5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9.6:37.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