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中山 (1986年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中山
圖片來自dandanzan

孫中山》,1986年上映於中國大陸的傳記片,講述了孫中山波瀾壯闊的一生,導演丁蔭楠,主演劉文治張燕王詠歌[1]

劇情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國仍處滿清封建王朝黑暗統治中。腐敗清廷政府,對內殘暴鎮壓民眾,對外喪權辱國。這天,胸懷救國救民大志的幾個青年人,又在上海一幢西式小摟書房聚會了。他們即是後來在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文陸皓東王韜宋耀如等。眾人一致認為,必須用武裝起義,方能推翻滿清政權。在他們組織領導下,廣州起義、惠州起義相繼失敗,但孫文矢志不移,即使流亡海外,仍組建革命政黨同盟會,徐圖再舉。他堅韌不拔的革命毅力和事跡廣布海外。在美國讀書的少女宋慶齡,懷着滿腔敬佩收集報道他的報章。

1911年,同盟會革命黨人發動的武昌起義終於成功,孫文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乘機崛起、逼迫清帝退位的北洋軍閥袁世凱,控制了北方政權。為民國南北統一,避免內戰,孫中山毅然辭職,讓權於袁。敦料袁就任臨時總統後,見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行將組閣,制約其獨裁權力,便派遣刺客,將孫文戰友、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暗殺於上海北站。正在日本考察鐵路建設的孫文聞訊返滬,與滬督陳其美等發動推翻袁政權的「二次革命」,但不幸失敗。孫中山又遭袁通緝,再度流亡日本。

正當他在日集聚革命黨人,籌劃反袁大計時,宋慶齡來到他身邊,接替宋靄齡任其秘書。1915年10月,宋慶齡不顧父母反對,在東京和孫中山結婚。次年6月,妄圖稱帝的獨夫民賊袁世凱在各省競相宣布獨立討袁浪潮中死去後,北洋軍閥爭權奪勢,禍國殃民。孫中山遂於1917年就任廣州軍政府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準備護法北伐,消滅軍閥。北京軍閥政府佯稱「南北議和」,陰謀勾結廣東實力派頭子陳炯明倒孫。陳背叛擁孫誓言,公然叛亂,炮轟總統府,孫中山脫險登「永豐」艦反擊叛軍,堅守55天後,與宋慶齡乘俄船「皇后號」赴上海。

革命受挫,孫中山從蘇俄革命和新興的中共看到希望,他多次和中共代表李大釗、共產國際代表馬林,以及蘇俄全權代表越飛會談,於1924年召開國民黨「一大」,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親手締造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局面。同年11月,直系將領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趕跑軍閥曹錕,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國是。孫中山時已肝病甚重,但仍赴京。當他被人用藤椅抬下火車,出站時,受到佇立寒風中無數民眾的歡呼 。

影片評價

該片是一部成功的影片,它以氣勢磅礴的史詩性與內涵深遠的哲理性相統一的恢宏氣度,以對歷史事件的洗鍊概括與對人物的心裡細緻刻畫的大手筆,以把歷史人物的個性與藝術家自身的個性互相滲透、凝聚、升華的藝術氣質,征服了觀眾。(《電影藝術》評)

該片是一部比較成熟的詩電影,在寫意性上高度的概括、凝練,在造型處理上運用了象徵手法;影片畫面的後景往往採取誇張的手法,採取強化的處理,但仍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對歷史氛圍的浪漫手的處理帶有更多的假定性;人物關係採取只求會意的虛寫方法,在表現人物關係時不是像工筆畫那樣精雕細刻,而是點到為止。這種對詩電影的追求非常可貴。(原中國電影藝術委員會委員王雲縵評)

參考文獻

  1. 電影《孫中山》. 騰訊網. [2011年5月20日] (Chines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