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學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學伴漢語詞語,拼音是xué bàn,意思是學習的同伴;學友。[1]

[]

出處

許地山 《螢燈》:「太子立刻教他底學伴 慧思 自想方法逃避些時。」

許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生於台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

幼年隨父在廣東讀書,中學畢業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師範教書,1913年赴緬甸仰光中學任教,1916年回國。次年入燕京大學,獲得文學士學位後再入宗教學院,得神學士學位。1923年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次年到英國牛津大學研習。他對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鑽研過印度哲學、人類學、民俗學,掌握梵文、希臘文和中國古代的金文、甲骨文。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台、粵、東南亞和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墜簡》《落花生》《空山靈雨》《綴網勞蛛》;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與印度文學類有關的文章。 妻子周俟松,為晚清民初詩人周大烈的六女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