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許地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許地山 ( 作家、文學家、教授,學者 )
作家、文學家、教授,學者
出生 1894年2月3日
國籍 中國
別名 名贊堃,字地山
職業 作家、文學家、教授,學者
知名於 「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
知名作品 《空山靈雨》
《綴網勞蛛》
《危巢墜簡》
《道學史》
《印度文學》。

許地山

許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贊堃(kun),字地山,筆名落華生(古時「華」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貫廣東揭陽。生於台灣一個愛國志士家庭。許地山是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先驅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碩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1926年畢業並留校任教。期間與瞿秋白、鄭振鐸等人聯合主辦《新社會》旬刊,積極宣傳革命。「五·四」前後從事文學活動,後轉入英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學、印度哲學、梵文等。1935年應聘為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教授,遂舉家遷往香港。在港期間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一生著作頗多,有《》《落花生》等。

許地山一生創作的文學作品多以閩、台、粵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墜簡》《空山靈雨》《道教史》《達衷集》《印度文學》;譯著有《二十夜問》《太陽底下降》《孟加拉民間故事》等,與印度文學有關的文章,書籍。

許地山是上世紀20年代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創作一開始就匯入了問題小說的熱潮之中,出手不凡,顯出了與其他問題小說名家如葉紹鈞、冰心、王統照、廬隱等人不同的奇彩異趣。

人物生平

  • 1893年2月,許地山(1893—1941)出生。
  •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台灣被占領後,舉家遷回大陸,於福建龍溪落戶。
  • 民國二年(1913年),許地山受聘到緬甸仰光華僑創辦的中華學校任職。
  • 民國四年(1915年)12月,許地山回國,住在漳州大岸頂(今蒼園街一帶),後在漳州華英中學任教。
  • 民國六年年(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師,併兼任附小主事(校長)。1917年,考入燕京大學文學院。
  • 民國九年(1920年),畢業留校任教。
  • 民國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葉聖陶鄭振鐸等12人,在北平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辦《小說月報》。
  • 民國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許地山在《小說月報》上發表的短篇小說《綴網勞蛛》,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許地山與梁實秋、謝婉瑩等到美國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學習。
  • 民國十三年(192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以「研究生」資格進入英國牛津大學曼斯菲爾學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學、梵文、人類學及民俗學,兩年後又獲牛津大學研究院文學學士學位。
  • 民國十六年(1927年),回國在燕京大學文學院和宗教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時致力於文學創作。
  •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發表文章、演講,宣傳抗日,反對投降。"皖南事變"發生,即與張一廛聯合致電蔣介石,呼籲團結、和平、息戰。同時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分會常務理事,為抗日救國事業奔走呼號,展開各項組織和教育工作。
  •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漢口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許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當選為理事。當時大批文化人與青年學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香港會員通訊處」,許地山任常務理事兼總務。
  • 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終因勞累過度而病逝。

作品特色

他一開始創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審視社會乃至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忖身推人同情弱者,以此決定了他的情感色彩是現實的;另一方面,他以親身所感所睹之社會不平而萌發改變現狀之願望.試圖為這腐敗的社會尋求一條到達光明的道路。因此,以其進入宗教的角度和動機可以感到:許地山是有感於人類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入宗教的。

許地山的出世恰恰是為了入世,他那建立在現實苦難之上的宗教情緒.本質上是一種憂患意識。許地山儘管熟諸佛道經典,卻從來不想避世隱居,始終把改造社會、拯救人類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一簡單樸素的信條貫穿了許地山的一生。其作品既表現了他對佛教文化的體悟和闡釋,矧時也集合了他對基督教文化、道教文化乃至現實主義文化的多重思考和體認。接受佛學的虛空觀,不是導向現實人生的否定和是非觀念的泯滅,而是承認局限,敞開自我,擁抱世界。

人物成就

許地山曾翻譯過《吉檀迦利》《在加爾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爾的詩歌、小說、散文。1928年他翻譯了《孟加拉民間故事》, 1930年,出版了專著《印度文學》,1934年,又譯出印度故事《太陽底下降》《二十夜問》,從而成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學專家。經過數年的刻苦努力,許地山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結出了累累碩果。許地山從英國留學歸來後的幾年間(自1927年起,至1935年離開燕京大學止),寫有學術論文8篇,學術論著5部。其中1930年出版的《印度文學》,是中國人自己撰寫的第一部印度文學史專著。

20世紀30年代初,北平中華樂社柯政和主編過《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冊,每冊十曲,其中第一冊的十曲歌詞都是許地山翻譯的,書前有許地山寫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書後有許地山寫的歌詞解釋。他擅長琵琶,能譜曲編詞,同時許地山精通音律,熟捻西洋樂曲和西洋民歌。

許地山是上世紀20年代問題小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創作顯出了與其他問題小說名家如葉紹鈞、冰心、王統照、廬隱等人不同的奇彩異趣。[1]

文獻參考

  1. [1]360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