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孝義市勝溪街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孝義市勝溪街小學建於2005年9月,位於孝義市區南隅,勝溪湖畔,是一所發展中的三軌制市直小學。 學校建設投資共計750餘萬元,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75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850平方米,操場面積約1200平方米,食堂面積50平方米,樓外廁所面積200平方米,鍋爐房面積48平方米,門房面積70平方米,主體建築是一幢五層教學樓。

學校簡介

學校教學條件優越,布局合理美觀,各種功能教室齊全,有實驗室及管理室各1個,多媒體教室[1]2個,興趣活動室7個,計算機教室1個,計算機52台,圖書室1個,閱覽室1個,圖書近12000冊,教室內均有實物投影儀和電視。 現有教學班18,學生860餘名。

現有教職工54人,門衛3人,校醫1人,專任教師43人,公辦教師46人。本科學歷14人,專科學歷27人,中師學歷5人,學歷合格率達100%。中級以上職稱12人,初級職稱34人。教師的年齡結構以中青年為主,40歲以下的占全體教師的75%。學校學生大多是來自城區周邊村鄉和其他縣市在我市務工的子女,基本知識有差異,行為習慣欠規範。面對生源實際,學校確定辦學宗旨 「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 制定了「崇德、博學、自強、奮進」的校訓,「文明、和諧、活潑、進取」的校風,「博愛、嚴謹、敬業、創新」的教風,「博學、慎思、明辨、篤行」的學風, 以集中體現學校 「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辦學理念,創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實,構建起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時時人在干」的管理機制,奮力實現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興校,質量強校。

在安全後勤管理方面,學校牢固樹立「沒有安全就沒有教育」的管理理念,堅持「教育為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強有力的安全責任鏈條和網絡機制,積極和交警、消防等有關部門聯繫,抓住時機開展各種安全教育[2]和安全演練,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自救互救能力。同時,加強門衛、學生上下學、領導代班、教師值日、傳染病預防、信息匯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各項管理,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工作到位,不留空檔,不留死角,確保了學校的平安和諧發展。 在德育文體管理方面,學校堅持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行為養成教育兩手抓,進一步規範和提升師生素質。對於師德師風建設,學校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簽定了責任狀,採取家長學生民主評議、工作述職匯報、談心得體會、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敬業意識、學習意識、奉獻意識、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對於學生的養成教育,學校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和常規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活動中養成為目標,因勢利導開展各種活動,做到了每月一次大型活動、間周一次小型活動、每天養成不放鬆。結合學生特點圍繞「我的責任」開展了多而細、活而實的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規範了師生的言行,陶冶了師生的情操,為師生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紮實有效地開展了「校園之星」的評比表彰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的的室外宣傳欄,各班平時將各班的「校園之星」的優秀事跡簡單向全校師生宣傳,學生在活動中影響,在影響中自覺,在自覺中教育,在教育中規範,在規範中養成,在養成中提高,營造出了濃郁的團結奮進,樂觀向上,民主健康的和諧氛圍。學校現開設有繪畫、寫字、合唱、田徑、舞蹈、樂器等興趣活動小組,豐富了學生的二課堂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個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積極探索「自主互動型」教學模式,學生創新使用「自主互動卡」,教師高效使用「互動點撥卡」,真正落實了三維目標。領導深入一線親自帶課,率先垂範模範帶頭;紮實開展系列性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注重教學研究和探索,搭建中青年教師成長的階梯;加大領導隨機推門聽課的力度,促進了教師成長的速度;動態的檢查督導管理,規範了教師的業務能力;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和捆綁鄉鎮的校際交流與合作。一系列措施的科學有效落實,穩步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教師和學生積極進取,不屑努力,在2008—2010年間取得了多項地級以上榮譽。

學校榮譽

其中學校2010年被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盛典系列活動組委會、山西省組織委員會、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聯合評為「最佳組織獎」,學校2009年被共青團呂梁市委、呂梁市教育局、呂梁市少工委聯合評為「呂梁市魅力中隊」,校本讀物《古詩詞誦讀》2009年被呂梁教育局評為「優秀校本課程」;教師劉開瑜2009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學能手」,教師張海萍的教學設計《感受聲音》在山西省第三屆基礎教育「三優工程」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教師魯仙偉的論文《淺談數學課中的德育滲透》被省教育學會評為「一等獎」,教師張麗俊、梁麗萍、李俊萍、任麗麗、馮雅蘭的教學論文分別在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二等獎」;學生文蕊2009年被評為「省三好學生」,2010年參加第四屆文化藝術盛典全國總評中榮獲「金獎」。 勝溪街小學的全體教師以「人和共奮」為行動準則,時刻牢記「人之初,和為貴;聚有緣,信為先;共之舉,奮為本;眾大起,興吾校」的訓言,齊心協力,奮發向上,向更高的目標奮鬥,讓「小而精」的魅力校園將唱響勝溪大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