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郡王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孚郡王府
孚王府為清代規模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為胤祥、弘曉的怡親王府。
孚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程序,承載了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訊。
雍正皇帝即位後遭到很多兄弟的反對,只有十三弟胤祥支持他,兩個人的關係也是非常親近的。
孚郡王府就是十三爺的住所,在當時是非常輝煌的。
符合《大清會典》所規定的王府
原為怡親王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137號。
王府建築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為主要建築所在,大致分為前庭和後寢兩部分,是王府辦公、會客和親王起居的場所。
府門五間,門前二石獅分踞左右。占地面積44000平方米,整體呈長方形。其內建築布局完全與《大清會典》所規定的王府形式相符。[2]
十三爺住所
康熙晚年九王奪嫡,十三爺胤祥是雍正的鐵桿子。
雍正繼位後,立即封十三爺為怡親王,世襲罔替,也就是所謂的「鐵帽子王」,爵位永遠保持,不會遞減的。
雍正帝多疑,但卻是對十三爺極信任。[3]
1730年,怡親王胤祥病重將死,雍正皇帝親赴王府探視,但未及見到最後一面。[4]
雍正為胤祥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並將怡親王府改建為賢良寺,以示紀念。
九爺府
1850年,道光帝死去,他的第四子即位為咸豐帝。
孚郡王奕譓成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因奕譓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稱「九爺府」。
成為居民大雜院
2016年1月22日,北京市文物局前局長孔繁峙向北京市政提交「老城重組應列出『王府騰退保護』時間表」的提案。
孔繁峙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孚王府目前被佔用,住了378戶居民,已經成為典型的居民大雜院,亟待騰退保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