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孫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孫機
 
國籍 中國
職業 文物專家,考古學家
知名於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知名作品中國古輿服論叢》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孫機,文物專家,考古學家。1929年9月28日生於山東青島。1949年,孫機自尚未解放的青島來到北京,進入華北軍政大學學習。1949年11月分配到北京市總工會工作,任幹事。1950年調北京市總工會宣傳部文藝科工作,任北京業餘藝術學校工人部副部長。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60年畢業後在北大歷史系資料室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北大「五七幹校」勞動。1979年調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考古部工作。1983年被評為副研究館員,1986年評為研究館員。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1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孫機經歷

1951年,孫機開始從沈從文先生學習中國古代服飾史,曾協助沈先生整理中國古代銅鏡。進入北京大學之後,長期在宿白先生的指導下用考古學的方法研究漢唐時期的中國文物[1]

幾十年來,孫機運用文獻與實物互相對照、互相印證的方法,在古代輿服、科技史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他所撰寫的《中國古輿服論叢》一書中,就通天冠、進賢冠等古代冠冕的一系列問題,特別是對中國服裝史上若干重大的變革[2],如南北朝後期我國服裝由單軌制變為雙軌制,遼、金、元、清服制政策的區別等,均根據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做出了較透徹的分析;他所提出的中國古代車制發展的三個階段說,為中國古車本土起源說提供了很有力的證據,產生了廣泛的影響[3]

1984年在威尼斯召開的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學術討論會上,英國科學技術家李約瑟先生對他的研究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中國服飾博物館曾聘他為設計委員,北京服裝協會選舉他為理事。他還應邀擔任了我國第一座古車博物館--山東淄博古車博物館的整體設計工作[4]

研究

孫機對中國古代科技文物的研究投入不少力量,分別對農牧、紡織、計量、礦冶、交通、醫藥等文物加以整理分析,並在南開大學歷史系開設了"科技文物"專題課。他認為,歷史如果僅僅描述政治、經濟、兵制、賦役等,而不對當時的日常生活、文化背景有所闡發,則歷史往往只是一個骨架,而顯得不那麼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因此他的《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一書,對考古發現的數量巨大、門類繁多的漢代文物,進行了總結性的全面清理。書中他將"漢代文物"改為"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就是旨在揭示這一文物的生產技術以及由此而反映出來的漢代社會文化現象。該書是一部份量很重,質量很高的漢代文物研究專著,受到中外學者的好評[5]

任職

孫機於1990年被文化部聘任為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一些尚未被人們充分認識的器物經他辨識而重顯異彩。特別是歷史博物館一般藏品中的一尊五代時期的瓷人,經他鑑定實為茶神陸羽像,是我國茶藝史上極重要的資料。他對傳世名畫的考訂有獨到見解,特別是他初步證明周昉《簪花仕女圖》是五代時期的作品,而元王振鵬《金明池爭標圖》可能取材於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已佚的後半部分,為了解《清明上河圖》提供了線索,令人對這些傳世名畫的年代、內容有了新的認識。他對古代東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也多有發微。他撰寫的有關東西文化交流的論文收入《中國聖火》(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一書,受到專家肯定。

孫機作品

孫機還與人合著有《文物叢談》、《尋常的精緻》。《孫機談文物》由台北三民書局出版。他

還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卷》編委兼古器物分支副主編。1995年12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2008年5月,《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的增訂本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叢書"的一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此外,孫機還著有《仰觀集--古文物的欣賞與鑑別》[6](2012年6月,文物出版社)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2014年7月,中華書局) 、《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7](2016年8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華夏衣冠--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和《載馳載驅--中國古代車馬文化》(2016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等作品

主題講座

宗教觀=

中國古代的和西方完全不一樣。 商代認為神是祖先神,商代祭祀的對象只有他的祖先。漢代認為的最高神是「太一」,它是一個宗教觀念和哲學觀念結合的東西,漢代畫師很多,但並沒有什麼「太一像」、「太一廟」。同樣,五行學說也是又像哲學又像宗教,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行是相生相興,相生就是出來,相盛就是讓他下去。這一套五行相生相盛的說法全世界別的地方是沒有的。五行學說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宗教的主流。王朝更替也常用五行學說來解釋。中國古代皇帝、王朝是輪流做莊的。王莽不費一兵一卒當上皇帝,依靠的就是五行學說。

中國古代的宗教思想與西方也不一樣。中國古代宗教思想主要有南北朝前的原是道教與後來的佛教,道教追求生前,佛教追求死後;道教讓人成仙,老而不死,佛教則是現在行善,為的來生富貴。

古代道教中的成仙分為兩方面,一是吃營養藥,生理上着手,二是清靜而為,心理上的修煉。後來演化為我們熟知的煉丹,明朝最大的得勢的道家都給皇帝吃春藥,後來明朝好幾個皇帝給他折騰死。

中國的宗教觀念和西方幾乎完全不一樣,沒有死了上天堂、下地獄的說法。春秋漢代時就有人有靈魂的說法,但並沒有上升到西方宗教觀念那個程度。這從漢代畫像中可以看出來。很多研究文物的學者認為畫像師畫的都是死者靈魂升天,畫中的馬車車隊往西走代表升天,往東走代表下地獄。但實際上漢代並沒有這種說法。一是往東往西無法界定,其次一些畫作中,車隊是兩個方向對着來,這樣更加沒法解釋是升天還是下地獄。

中國古代宗教觀念中沒有像西方那樣的神,其核心在於用五行學說來解釋王朝興替。

茶餅

古代喝茶最高峰是南北宋之交,這時候喝的最好的茶不是小灌木上的茶芽,是茶筍。茶芽和茶筍的區別,茶筍是在茶籽地上長出的芽,茶芽是枝上長出的芽。在地上長的茶筍,將其採下來以後只留當中的一鎏,這時候剛從地里出來,光合作用還不充分,還不發綠。這一絲拿出來以後就擱在口袋裡,擱9萬個口袋,一個壯漢揉,揉到裡面成漿糊。把漿糊掏出來以後擱到茶模,做出來的叫茶餅,再壓上花紋。就像前些年賓館裡供應你一次性的小肥皂。要是龍紋叫龍團,鳳紋叫鳳團,這個鳳團、龍團還得串成茶串。最貴的一個值幾十萬錢,當時最便宜時一升米也就十來錢,也就是一個茶筍做成的小茶餅,價值幾萬公斤大米,豪奢至極。

茶餅怎么喝呢?首先得先把它焙,烤乾,然後砸成塊,擱到茶碾。茶碾就把茶餅上的碎片碾成茶末,然後過籮,落下去的末可以用「塵」形容,極其細。

到宋代、唐代喝酒、喝茶都用盞,但喝之前他要先把這個盞烤一下預熱,這個茶葉末已經過籮,變成很細的末,盛茶葉末的容器一般是荷葉形的罐。有的蓋上還貼着條寫着「茶末」兩個字。茶葉末的蓋裡頭有個小勺,一個長把的、頭很小的勺,這個勺叫「茶則」,則指的是標準三錢的量。茶盞烘熱後,便從茶葉末罐裡頭拿茶則撥出來三錢茶葉末放入茶盞,倒上少量的熱水然後去調,即「調膏」,將茶葉末調成茶膏。然後用茶瓶或湯瓶(盛開水的瓶子)往茶盞里倒開水,邊倒邊攪合,這一套動作叫做「點茶」,點茶時會浮出一層泡沫,叫沫浡,當時認為茶的精華在沫浡里,最為養人。

中國喝茶簡化是在南宋,日本一些留學生到中國來留學,到浙江天目山學了中國下坡路的那個喝法,傳入日本。日本的茶道格外講究,客人和主人位置有規定,端起碗到嘴期間,直線還是弧線也有講究,而喝的茶就是普通的大茶葉,很苦。所以,日本人喝茶之前要先吃點東西,就是大醬湯,防止喝下茶把胃黏膜給傷了。日本茶道這一套是為了維護日本武士道這種體系,不是為了真正喝茶[8]

擊缶而歌

中國古代,一直到南北朝以前都是喝涼酒,用冰塊來鎮。古代秦統一以前,西方說秦人比較落後,是擊缶而歌,在瓦罐上敲着就唱,它沒有那麼好的音樂樂器。這個缶是盛酒的,裡面有個方的銅鏡叫缶,外面是盛着冰塊的,本來是笑話秦,你們陝西佬敲着小陶罐唱歌,但是擊缶而歌成為成語了。北京奧運會上,張藝謀就安排了「擊缶而歌」,擊缶就擊缶,旁邊還帶着冰箱,敲着冰箱唱歌,這就有點不知道怎麼回事。

南北朝盛行道教,道教要吃五石散,五石散有毒,吃完全身痒痒發熱,別的東西都得吃涼的,還得散步。我們現在說散步,實際是應該是散步,就是吃了五石散以後發熱,你必須得走,這個勁兒才會下去,否則會熱得很難受。這時候別的都是涼的,酒得是熱的,得喝熱酒,這樣才能和那套藥的作用抵消。所以,中國喝熱酒是南北朝以後[9]

宋代的酒雖然是熱酒,但不是那麼熱。它也是一個壺,但這個壺底下有個碗,這個碗叫溫碗。一些茶葉博物館裡很多說是茶具的東西,實際是喝酒的東西。

前文說到南北朝盛行道教吃五行散,吃後全身痒痒發熱,這也造成了當時竹林七賢穿衣寬大,以方便他們撓痒痒。吃五石散後也不能常洗澡,古代人身上便常生虱子。中國古代招虱子不丟人,當時還有專門刮虱子的梳子。貴族常備三套梳子,中國古代的「梳」,就表示齒很稀,這是最後用的,再密一點叫篦子,再密一點叫yi(四聲)(上竹下臣),現在已經不用了,很密的梳子,用來是刮虱子的卵,一些地方叫「蟣子」,六朝的學者,一邊談着哲學辯證思想,一邊用梳子刮虱子,這都是常態。

視頻

聆聽大家系列訪談孫機專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