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存旺(六)(寶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存旺(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存旺(六)》中國當代作家寶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存旺(六)

白毛奶奶所說的你們一起長大的那伙子人,孩子都上了小學了,這句話給存旺帶來了不小的刺激。是啊,想想大牛存闊存禮二寶他們的孩子真的都上了小學了,大牛的兒子不止是上小學,都上了初中了,閨女也上到四年級了。二寶的閨女、存禮的兒子、存闊的兒子也是上到四年級了。可能是白毛奶奶礙着存旺的面子故意說上小學的,也可能是她老人家不太知道這些小孩子到底上到幾年級了。但是對於存旺來說,危機感是非常強烈的。他決計咬咬牙再拼上幾年,拼出個「三斤三兩」來。

可是,命運就是不放過存旺。當他為着自己的目標再次開始奮鬥的時候,不順的事接踵而至。世人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對存旺這個老單身來說,貧賤單身更是百事哀。不僅是「百事哀」,簡直是命運在步步追着他「哀」了。先是他和大牛趕去原來的工地打工,原來的工地上已經滿是更能出力而且不計較工錢的四川人,他們的活被人家幹上了。再去別的工地,也是四川人。後來經過大牛好說歹說留下了,每天的工錢卻減少了三十塊,實在沒辦法,只能就這麼幹下來。

工程監理老李是個五十多歲的人。有一次閒聊天的時候,他問存旺:「你家孩子多大了?」這句話搞得存旺難堪了一陣子,最後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地自我調侃說「還單着,自由着呢」。

「在農村還不好找媳婦?」

「何止是不好找,難着呢!對有些人來說好找,對我來說就是難上加難了。」

李監理看了看存旺,點了點頭,說「也是,你的外貌不大占優勢。你不說,我還以為你該當爺爺了呢,小老頭一個嗎。」李監理開着玩笑說。

「就是啊,外貌就先天不足,家裡條件又差,彩禮還那麼高。湊不夠數,這媳婦想都別想。你們城裡彩禮要多少?」存旺問李監理。

「這裡前兩年一般是一萬零一塊,說是萬里挑一。現在也漲價了。這不,前天剛給兒子訂完親,三萬一千八,說是三家一起發。真他媽的會胡謅,還一起發呢,就是變相漲價。哎,你說的那個三斤三兩有啥說法?是多少錢?」

存旺還真沒聽說過三斤三兩有啥吉利說法,只知道三斤三兩是錢按斤稱,十四萬三千多塊。你不知道,還有個「萬紫千紅一片綠」呢?存旺解說着。

這個咋說?李監理來了興趣。

存旺又詳細解說了一遍「萬紫千紅一片綠」,李監理聽後笑了笑,對存旺說:「兄弟,好好干吧,希望你儘快弄出「萬紫千紅一片綠」來。不敢耽誤你了,趕快干吧。」

如果僅僅是每天少掙點就算了,第二個不順的事忽然冒了出來。那天存旺砌磚,那高度擱在別人能穩穩的夠得着,存旺的個子就夠不着了。他隨便拉了個小木架墊墊腳,結果沒踩穩當,從上面滑了下來。自己的腳本來就不太好使,這突然的一下子,骨折了,只能綁了腿回家來。就像趙本山小品「賣拐」上演的那樣,他買了個拐,每天拐來拐去的。這一來,別說掙錢了,還得每天往裡貼錢呢。不僅賠錢,收糧食種莊稼不僅得雇機器,還得找人幫忙弄糧食,里里外外,沒少搭進錢去。

轉眼近半年過去了,看看腿好得差不多了,正準備出去干,這時大牛卻回來了。大牛說外邊的活不好幹了,競爭太激烈,錢不好掙。存旺也就只好在家閒下來。

過了一陣子,大牛帶着存旺和村上幾個干建築的一塊組織了個小建築隊,專門承包農村人家的建房。這倒是省事了,十里八里的,路子近,吃住在家裡,一輛電動車就行了。家裡的事地里的事也基本上不耽誤。就是有點小問題,活幹完了,結賬的事有點麻煩,都是鄉里鄉親的,主家今天說稍微等幾天,明天又說錢還差點,要賬成了麻煩事。

就這麼又幹了五六年,存旺算着差不多快有「萬紫千紅一片綠」了。有一次發工資的時候,他和大牛說起來托媒人找媳婦的事。大牛說:「我覺得你這個錢還是不夠,你應該知道,現在光介紹費媒人得要一萬不說,又出來了個「一動不動」,你看咋辦?」

存旺被大牛說的「一動不動」搞得有點懵,大牛看他那麼個呆樣子,就給他解釋說:「一動不動,就是不動的是房子,動的是汽車。」另外,聽說最近又出來了個「兩個九萬九、三個九萬九的瞎包子說法」,你說這點錢能不能夠娶個媳婦的吧?」

這說法一下子把存旺的奮鬥勁頭挫敗得不輕,好像一股妖風忽然對着他心頭的那團火猛吹而來。他甚至懷疑大牛的話。有一次碰到二寶,他專門向二寶打問起這事。二寶確鑿地說是這樣的,起初是臨城縣那邊興起來的,不知道這樣的事學得這麼快,很快就興到咱們這裡了。有的地方開始興「三個九萬九了」。媽的,好事不學,這樣的瞎包事學得可快了。

二寶是存旺的同學,打小學一年級關係就不錯。二寶的話存旺相信了,他忽然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人在光腳追着汽車跑,無論你怎麼努力,越追越見不上影了。奶奶的,它是想把你拖死。存旺心裡頭罵。

其後好幾年,存旺再也不談找媳婦的事了。只是每次到祖墳上燒紙的時候,他連哭帶念叨地說着一些對不住祖宗的話,看來是說給他爺爺聽的。但是他也只能看着墳頭上的一叢衰草,再也聽不到爺爺的嘆息了。[1]

作者簡介

寶棟,高中語文教師,現有一百多篇文章見諸網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