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嫂嫂的八月瓜(黃福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嫂嫂的八月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嫂嫂的八月瓜》中國當代作家黃福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嫂嫂的八月瓜

八月瓜,三月開花,九月炸。

嫂嫂的八月瓜。如同奶奶的、娘希匹之列,勁爆的粗口,迴蕩在秦巴南麓、漢水之濱,溝溝嶗嶗的群山峻岭之間。不帶污字的髒話,讓大姑娘、小媳婦兒臉紅,讓老少爺們無不津津樂道,走俏於鄉野市井。

說你嫂嫂的八月瓜。有路人甲乙談興正濃,丙側身而過,搭訕不上,隨假裝慍怒誚罵道:說你嫂嫂的八月瓜!立刻招來一陣寒暄與問候,原來三人均為熟客。偶遇;

弄你嫂嫂的八月瓜。有農夫正在忙碌做事,或手工活計,或耕田鋤地,鄉鄰打地頭或門前而過,冷不丁來上一句:弄你嫂嫂的八月瓜!算打過招呼,不失客套禮節;

啃你嫂嫂的八月瓜。有鄉鄰捧着海碗圪蹴着自家門前吃飯,或攥着瓜蔬之類水果咀嚼着,隔壁涎皮賴漢見縫插針,挑釁地逗摸惹騷:啃你嫂嫂的八月瓜!迅疾笑噴。

終於聽到這八月瓜是一種吃食,但究竟是什麼吃食呢?它是長在嫂嫂的哪個旮旯那個部位,是地里或是坡上,是樹上結的或是藤上掛的?打小沒見過,也不知道。但隱隱約約大概懂得,「嫂嫂」,並非指某一特定的熟女或少婦,而是泛指跟當事者平班之輩的女性,即在長輩和晚輩面前,絕口不能籍此罵笑,否則有失綱常人倫。而且這個嫂嫂不定非得蛾眉皓齒,可以相貌平平,走路風風火火,談吐快人快語,行事潑辣利落。先姑且勿論話題間,是否涉獵性別調戲和污穢言語,以及庸俗低級、下流無恥的格局,有興致探索一下山區普通勞動人民,在平日枯燥乏味的生產與生活場景中,如何自娛自樂的發現並尋求情愫和樂趣的,如何巧妙與自然和諧共生。譬如說一個「說」「弄」「啃」字,就囊括許許多多意境與風情。質樸純真。

兒時有個發小,三歲見啥學啥,跟着老子會抽旱煙,把一口白牙熏得黢黑,張嘴像碳洞子。六歲滿山架嶺亂跑,放着幾頭耕牛混日子,八歲便會插科打諢,看上去流里流氣。常于田間地頭上,時不時地當着那些個半老徐娘的勞動婦女,自恃是個半大的小屁孩兒,參與及摻和她們戲謔之類的黃段子話題,同時叉開雙腿,雙手此劃着腰間,如此這般,做着下流的動作,嘴裡還不停地耍笑着那些婦女說:麻兒,麻兒,看啦,看啦,八月瓜,八月瓜!常常逗惹得那些娘子軍們抓起稻田裡的稀泥覆過來,他顧不上吃草的黃牛,逃也似的跑掉了。嘿嘿,如此隱晦、骯髒,如此叫人噁心的八月瓜,是個什麼東東,它真的能吃嗎?可惜一直無緣親見,越是覺着詭異、好奇,愈發感到神秘。

及至諳世,似乎也多少懂得點兒,男女之間那些風流韻事。尤其是多年以後,稀奇地在市場上,偶爾見着了人們口口相傳的尤物——八月瓜,且炸開胸腹的,震撼之餘,讓我大開眼界。因而,有必要煞有介事般在此說明的是:八月瓜,一種藤蔓植物,果實成熟後極為形似而更神似女性陰部。所以八月瓜常常無辜中槍,被唇舌間反覆念叨,成為男人們與生俱來的意淫標配。宿主便水到渠成的寄託於「嫂嫂」身上,抑或意淫對象,看來這嫂嫂終是逃不掉的。據說八月瓜是一種山珍野果,有福氣和運氣的人,才能品嘗得到。但它屬稀罕之物,一般城裡人聽都沒聽說過,尋常極難見到,更別說吃進嘴裡。躲進深閨人未識,這便是八月瓜經年隱匿於灌木葳蕤、人跡罕至的低調生活。此地鳥獸出沒、溪流潺潺,粗壯虬曲、盤旋蜿蜒的褐色藤蔓,汪洋恣肆地伸展。綠白色的雄花和淡紫色雌花競相綻放,標誌着八月瓜的青春於此刻走向巔峰。花謝果掛,果為長條的卵圓形,先是青綠色,像香蕉。後逐漸變大、變粗,果皮顏色也趨於紫紅色,酷似茄子,這時就意味着八月瓜即將成熟了。在炸開果皮的那一瞬間,氤氳四溢、香氣彈射。乳白鮮嫩的果肉,其味如香蕉,有人卻說是奶油冰激凌,晶瑩誘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蚊蟲雀鳥,前來爭相啄食。因其八月瓜成熟時間非常之短,可以用曇花一現來形容,所以人一旦發現蹤跡並找到八月瓜,早已變成一隻只乾癟的空殼。掛在樹上的,是被鳥雀掏空了的,掉在地上的,是被鼠蟻蠶食了的,枉費輾轉跋涉的心機。面對幾乎唾手可得的人間美味,唯留下深深的遺憾,在藤杈下嗟嘆,嗟嘆為何遲來一步,自己無福消受……

百度瀏覽八月瓜,得到一串客觀、冷冰的知識百科:八月瓜,學名三葉木通果,中藥名預知子。其果實即為八月瓜,雖然叫瓜,卻跟瓜扯不上嫌系、攀不上親戚,跟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南北諸瓜,毫無瓜葛;雖然也算藤蔓植物,卻是多年生木質藤本,並非莊稼地里的草本植物,莖與枝具明顯條紋。相比較那些隨口便來的民間俚語,這些詮釋方顯得不合時宜,頗覺素然乏味、平淡無趣的多了。就八月瓜的外觀特徵,足以勾起你千般遐想、萬般幻覺,想像出她應該是一位這樣的「嫂嫂」:風情萬種、豐乳肥臀!她就是一位春意勃發、放蕩不羈的熟女,向一雙雙獵奇的目光,敞開雪白的胸脯,展露無遺;她更是一位欲語還休、初經人事的少婦,勇敢地擺出美女曬羞的姿態,向一張張饑渴的面容,奉獻一場顛鸞倒鳳的饕餮。有人為之神交,有人為之動心,因為邪惡的八月瓜,總是能給人帶來誘惑與憧憬的空間。嫂嫂的八月瓜,看似打情罵俏,體現着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鄰里之間關係融洽,代表着善意的譏諷、溫馨的問候。儼然借物譏誚,籍以借物諷辭,堪稱寄託。她能將生活中的憂鬱一吐為快,將日子裡的疾苦化作甘甜,豈肯輕易抵擋追求美好奢望和精神慰藉?

如奶酪似甘飴的八月瓜果肉,讓你舒展心情、放鬆靈魂,策馬吟唱、馳騁山林。抑或拖着疲憊的身軀,荷把鋤頭在肩上,牽頭老牛隨後跟,踽踽地獨行于田埂草徑。為了驅散周身的戾氣,和勞作時的苦悶壓抑,不妨酣暢淋漓、無畏無懼的大吼一聲:

呀嗬嗨,嫂嫂的八月瓜啊![1]

作者簡介

黃福海,筆名秦巴漢水,陝西省紫陽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