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威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威舍鎮

中文名 :威舍鎮

所屬地區:貴州省興義市

威舍鎮位於貴州省興義市西北部,是興義市重點開發建設的城鎮,是全國城鎮建設綜合改革試點鎮、興義市工業基地、興義"西北大門"。 興義是西南地區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工業基地及商貿旅遊服務中心, 1992年,興義撤鄉建鎮,興義市人民政府組建威舍鎮。

興義市威舍鎮具有交通、區位、資源三大優勢,1997年,橫貫黔滇桂三省(區)交通大動脈南昆鐵路建成運營後,相關的產業迅速集聚,經過10多年時間,形成了煤炭加工、冶金、物流三大產業。

興義市威舍鎮處於海拔1300-17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為16.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有豐富的水資源,境內有黃泥河、容量為4700萬立方米的木浪河水庫和容量為56萬立方米的七孔水庫,此外還蘊藏有煤、鐵等礦產資源。

興義市威舍鎮境內設有南昆鐵路最大編組站,212省道穿境而過,興威公路可直達興義市中心。[1]

概況

威舍鎮位於興義市西北角,東連清水河鎮,南鄰雲南省富源縣古敢鄉,西與黃泥河為界與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隔河相望,北與"江南煤都"六盤水市的盤縣保田鎮接壤,地處東經104°37′-104°48′、北緯25°15′-25°22′,海拔最高1700米,最低1300米。

興義市威舍鎮年平均氣溫16.5℃,年降雨量1350.5毫米,無霜期315天,屬岩溶山地地區。水資源有木浪河、七孔水庫,黃泥河經阿依、下德赫、新村3個村,由楊家沖流入雲南富源縣黃泥河鎮。紅軍長征曾途經威舍,賀子珍在寡婦橋戰鬥中負過傷,蒿芝沖有紅軍衛生部舊址。

南昆鐵路最大編組站建在境內,212省道穿境而過,興威公路直達興義市區,鎮區到各村及周邊鄉鎮均有公路相通。

興義市威舍鎮有着豐富的紅色文化底蘊,紅軍長征曾途經威舍,紅軍村(原豬場村)有紅軍電台指揮部、紅軍洞等革命舊址,青龍村蒿芝沖有紅軍衛生部舊址。

歷史沿革

1984年,興義改威舍公社為威舍鄉。

1992年,興義撤鄉建鎮,興義市人民政府正式組建威舍鎮,鎮政府駐光輝村(今光輝社區)。

2010年5月,響應國家產業升級調整政策的號召,關閉小機焦煉焦廠,轉型成立了桑立潔淨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投入資金3.8億元,建設100萬噸型煤焦項目,實施無煙型煤項目技術改造,一期工程15萬噸、二期工程30萬噸型煤生產線已投產,產品主要銷往雲南、廣西、廣東等生產高精密科技產品的企業。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形成年產100萬噸新型無煙型煤,年產值可達20億元,創稅近2億。

2010年,在貴州省吹響工業強省集結號的東風下,興義威舍工業園區於當年10月成立,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機遇,以規劃為龍頭,優化工業布局,積極引導入駐威舍的企業開始了新一輪規模擴張,生產方式由原來的粗放向精加工、規模化升級。

工業發展

2008年6月11日,陳鳴明同志到威舍鎮調研工業經濟發展,提出了"威舍鎮要爭取建成總產值達百億元的新型工業化重鎮"的目標要求。自那時起,威舍鎮始終堅持採取以商引商、區位招商、存量招商等多種有效手段,努力把擴大招商引資作為快速推進"興工強鎮"戰略的第一要務來抓。僅2008年-2010年,就先後引進項目20多個(含技改),涉及資金30多億元:投資3.8億元的桑立公司100萬噸潔淨型煤、投資3億元的威紅燃料有限公司120萬噸洗精煤、年交易能力500萬噸的煤炭物流中心、分別投資1.4億元和1.3億元的步步升、森乾兩公司的2*25000KVA電熱爐技改、投資1.2億元的年產10萬噸鎳鉻合金生產等重大項目紛紛入駐,並相繼完工投產。此外,投資上億元的國友公司擴能技改、盛火公司、友林公司、威龍公司60萬噸煤炭洗選等項目已竣工投產。

截止2010年底,共有40多家規模以上的企業進駐,當年工業總產值達17億元,已初步形成了以龍華、盛火、威紅為龍頭,年產洗精煤300萬噸的煤炭深加工集群;以昌威、森乾、步步升為龍頭,年產硅錳合金、鎳鉻合金10萬噸的鐵合金集群;以鐵路、龍華、威紅、友林為龍頭,年運輸量達150萬噸的煤炭物流集群。當前,威舍鎮正在抓住威舍火車站列入戰略裝車點的機遇,實現現有四家鐵路專用貨場的資源整合,有效推進威舍危化品專用貨場、綜合貨場項目,實施西進北上戰略,積極拓展雲南四川市場,為建成滇、黔、川經濟區域物流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視頻

黔西南興義市威舍鎮阿依小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