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妝檯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妝檯記

妝檯記,一作《妝檯方》由唐人宇文士及所輯,已佚,詳細記錄了唐以前的宮廷及民間的婦女髮式。

創作人 宇文士及

類型 古書

創作朝代 唐朝

特點 記錄髮式

對象     唐以前的宮廷、民間的婦女髮式

目錄

《妝檯記》一

《妝檯記》二

《妝檯記》一

舜加女人首飾,釵雜以牙玳瑁為之。

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又有雲髻步步而搖,故曰步搖。

始皇宮中悉好神仙之術,乃梳神仙髻,皆紅妝翠眉,漢宮尚之。

後有迎春髻、垂雲髻,時亦相尚。

漢武就李夫人取玉簪搔頭,自此宮人多用玉。時王母下降,從者皆飛仙髻、九環髻,遂貫以鳳頭釵,孔雀搔頭,雲頭篦以玳瑁為之。

漢明帝令宮人梳百合分{髟肖}髻、同心髻。

魏武帝令宮人梳反綰髻,插雲頭篦,又梳百花髻

晉惠令宮人梳芙蓉髻,插通草五色花。

陳宮中梳隨雲髻,即暈妝。

隋文宮中梳九真髻,紅妝謂之桃花面,插翠翹桃華搔頭,帖五色花子。

煬帝令宮人梳迎唐八鬟髻。

插翡翠釵子作日妝,又令梳翻荷鬢,作啼妝,坐愁髻,作紅妝。

唐武德中,宮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綰髻、樂游髻,即水精殿名也。

開元中,梳雙鬟、望仙髻及回鶻髻。

貴妃作愁來髻。[1]

貞元中,梳歸順髻,帖五色花子,又有鬧掃妝髻

《古今注》云:長安作盤桓髻、驚鵠髻、復作亻妥{髟奮}髻。一雲梁冀妻墮馬髻之遺裝也。

晉永嘉間婦人束髮,其緩彌甚,紒之堅不能自立,發被於額,自出而巳。吳婦盛妝者,急束其發而靡刂角過於耳。

惠帝元康中,婦人之飾有五兵佩,又以金銀玳瑁之屬為斧鉞戈戟以當笄。

太元中,王公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用發既多,不可恆戴,乃先於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或名假頭。

文帝元天嘉六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發抽其鬟直向上,謂之飛天?。始自東府,流被民庶。

宋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異服,婦人則簪步搖釵,衫袖窄小。

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

蜀孟?末年,婦女治發為高髻,號朝天髻。

理宗朝宮妃梳高髻於頂,日不走落。

梁簡文詩:同安鬟里撥,異作額間黃。撥者,捩開也。婦女理鬟用撥,以木為之,形如棗核,兩頭尖,尖可二寸長,以漆光澤,用以松鬢,名曰鬢棗。競作萬妥鬢,如古之蟬翼鬢也。

後周靜帝令宮人畫眉墨妝。

漢武帝令宮人作八字眉。

漢日給宮人螺黛作翠眉。

魏武帝令宮人畫青黛眉、連頭眉。一畫連心甚長,人謂之仙蛾妝。齊梁間多效之。

唐貞元中,又令宮人青黛畫蛾眉。

古今注》云:梁冀妻改翠眉為愁眉。

魏宮人畫長眉。

西京雜記》云:司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

五代宮中畫眉,一曰開元御愛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嶽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卻月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煙眉,九曰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曰倒暈眉。東坡詩:成都畫手開十眉,橫煙卻月爭新奇。

唐末點唇,有胭脂暈品: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

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恪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

雙唐、眉花奴。

婦人畫眉有倒暈妝,古樂府有「暈攏鬢」之句。

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唐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也。

隋文宮中貼五色花子,則前此已有其制矣,乃彷於宋壽陽公主梅花落面事也。

宋淳化間,京師婦女競翦黑光紙圍團靨,又裝縷魚腮骨,號魚媚子,以飾面,皆花子之類耳。

美人妝面,既傅粉,復以胭脂調勻掌中施之。

《妝檯記》二

唐貞元年間,皇帝又讓宮人用青黛畫蛾眉。

《古今注》說:「梁冀之妻,將翠眉改為愁眉。」

三國魏時,宮人畫長眉。

《西京雜記》說:「司馬相如之妻卓文君的眉色,如同望遠山,輕淡有致,當時的人們盡皆效仿,畫遠山眉。」

五代時,宮中畫眉形式多樣:一叫開元御愛眉;二叫小山眉;三叫五嶽眉;四叫三峰眉;五叫垂珠眉;六叫月 棱眉,又名卻月眉;七叫分梢眉;八叫涵煙眉;九叫拂雲眉,又名橫煙眉;十叫倒暈眉。(部分眉式見圖8)蘇東坡在詩中說:「成都畫

手開十眉,橫煙卻月爭新奇。」

唐朝末年,女子點唇,所用的胭脂暈品為: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恪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眉花奴

婦人畫眉有倒暈妝,古《樂府》中有「暈攏鬢」的詩句。

現在的婦女用花子做面飾,這種做法,最初由唐代的上官昭容創製,是為了用來掩蓋受墨刑後留下的痕跡。

隋文帝宮中,女子貼五色花子。此前已有這樣的形制,乃是仿效南朝劉宋壽陽公主「梅花落面」一事。

宋代淳化年間,京城中的婦女競相把黑光紙剪成圖案,點綴在酒窩處;又點綴雕鏤的魚腮骨,稱之為魚媚子,用來裝飾面部。這些都屬於花子一類。

美人在進行面部化妝時,先傅粉,再把胭脂放在手心調勻,然後搽到臉上。兩頰施胭脂比較濃的,為酒暈妝;淡的,為桃花妝;薄薄地施一層胭脂,再罩粉一層的,為飛霞妝。梁代簡文帝的詩說:「分妝間淺靨,繞臉傳斜紅。」「斜紅繞臉」,

就是古代女子的妝容。

婦女染紅色指甲。據《事物考》記載,楊貴妃一出生,手指甲和腳趾甲就都為紅色,人們稱其為白鶴精,宮中女子競相仿效,塗染紅色指甲和趾甲。

刺繡圖張淑媖

一之品行

刺繡的女子,必須具有純美的內心、美好的氣質,就像靜女、文姬那樣;或者是神韻瀟灑遠逸、有林下風度氣質的人。

二之圖案

除了可以繡佛像外,洛神、龍女、絳樹、青琴等圖像也可以用來刺繡。其他的如楚江秋、漢宮春曉、藤王蛺蝶、裴家鸚鵡、並蒂芙蓉、七十紫鴛鴦以及碧雲、斷雁、綺石、紅蕉等都是刺繡可選之圖。

三之針法

落針之時,要有輕有重,就像書法一樣錯落有致。線的分布,要有疏有密,就像畫家寫生一樣有條不紊。這就不是以紡織、縫紉為業的繡女們所能做到的了。

四之材料

刺繡的材料有吳綾、蜀錦、霧縠、冰綃、雪蘭、羅巾。

五之器具

刺繡的器具有金針、豹、繡絲、五色線、金錯刀。

六之陳設

刺繡時,屋子之中的陳設有:名香、瓶花、畫着畫的屏風、塗漆的木幾、如煙的碧紗、薔薇露、拭巾、年少的侍史。

七之禁忌

齋戒,生病,疲乏倦怠。

八之氣候

暄風,爽日,漫長的秋夜,清寒的春日,花壓欄杆,竹影曳窗,風簾燕入,喜蛛墜巾。


參考資料

  1. 妝檯記,搜狗, 200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