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如何自我成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如何自我成長》,類別:靈修書籍,作者:徐忠昌。

靈修是一個漢語詞語,有靈智遠見的人,用以比喻國君。也是基督教術語,基督教的靈修[1]則是在基督教經過長期發展之後,因為一小部分人對教會[2]修行現狀的不滿而採取的一種非主流的修行方式。雖然這種方式也獲得不斷的傳承與傳播,但因為其在一開始就具有小眾的另類性質,所以也始終沒有獲得主流的地位。

內容簡介

操練與神親近、生命成長所需要的友誼、了解自己的氣質、擬定有效服事下的人生目標、用智能投資一生等。

節選

名言:「世上無一物能比"高品質的靈魂"更美,更有能力。」——GordonMacDonald

應用經文:林後11:5;提前1:15;創5:24;林後1:8;太9:12,13

一。引言

每個人的情感都有極限,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崩潰」,但我們常常沒有察覺,重新打造生命工程,已經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當你重建生命工程時,有時候必須先清除一些瓦礫,譬如習慣、動機、野心、夢想以及各樣的驕傲,這是神給我們的屬靈操練。

二。探索動機的根源

在使徒行傳第八章,彼得對西門說:「*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當開始探索內心的動機時,我們會發現有些愛神或事奉的動機並非來自神。其中有一些動機是:

1。需要人的肯定

保羅有多次談到人需要受肯定,但他出來傳道到他要離開世界時,他的態度有極大改變。保羅曾說:「*我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之下,」(林後11:5),後來卻說:「*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1:15),因為神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人是在父母和親友的稱讚中成長,然而他們的肯定並不能為這些人護航,平安度過風吹雨打的人生。當別人的嘉許成為我們的癮時,好象嗑藥的人一樣,對別人肯定的需要會逐年增加。但是,人的肯定難免搖擺不定,我們的情緒也就跟着搖擺,當掌聲消失時,我們的情緒也跟着低沉。

在聖經中,「施洗約翰」才是我們效法的榜樣。有一天,當他看到自己的門徒去跟隨耶穌時,他的反應是「我必衰微」,唯有完全不需要掌聲來生活的人,才說得出這樣的話。

2。需要成就感

大多數的人是在深受「成功倫理(或神學)」影響的社會制度下成長的,以為那些擁有多方面成就的人是蒙神特別寵愛的。然而,不要把「價值」和「成就」畫上等號,成功的人事不一定有價值,有價值的人事不一定成功。倘若「成功」是人唯一的動機,那麼既使爬上那個位子,也不會有太多的喜樂和滿足。

在聖經中,「以諾」是我們效法的榜樣,「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創5:24),沒有介紹他的生平,沒有對他的嘉獎,沒有記載他的成就,然而以諾一生的價值不在大衛,彼得,保羅等人之下。

3。渴望接近人

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或整天與製造東西或販賣東西等沒有生命氣息之物在一起,使人渴望從人與人的相處中得到滿足。在聖經中,提摩太起初出來傳道,可能也是受到這種動機所驅使;然而我們可以感覺得到,他不喜歡得罪人。若沒有保羅的刺激,提摩太很可能一輩子安於作個「爛好人」,保羅敦促他去傳道,並面對衝突,而堅持原則到厎。我們從聖經中所建立的「人性觀」,會使我們的待人接物更可以榮神益人。

4。理想主義的力量

「報喜不報憂」的習性,使我們從小就習慣崇拜偉人,聽成功的故事,甚至美化這些主角的缺點,為他們的一生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然而,既使善意為神做的工作,也未必都很愉快,如保羅所說:「我們*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林後1:8)。動機不可能百分之百單純,單純近乎百分之百的動機也會變質,唯有天天洗滌內心動機的人,才可望見到好的成果。

目錄

第一課: 你個人的成長因素是什麼? 第二課: 操練與神親近 第三課: 生命成長所需要的友誼 第四課: 如何吸取別人的優點

第五課: 了解自己的氣質 第六課: 開擴心靈的視野以拓展服事 第七課: 如何強化自我的品德 第八課: 如何享受生活與工作

第九課: 擬定有效服事下的人生目標 第十課: 如何擴大事奉的範圍 第十一課: 休息是為走更遠的路 第十二課: 用智能投資一生(一)

第十三課: 用智能投資一生(二)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講章精選靈修,學習啦,2021-05-20
  2. 從教會本質看教會生活,基督教華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