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奶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奶奶》中國當代作家張屹琳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奶奶

矗立陽台,微風吹過,宛如奶奶撫摸着我,傳遞無聲的愛;仰望星空,奶奶那慈祥的眼睛,撫慰着我心中的不安;眺望大地,演繹着奶奶勞作的一生……我默默祝願奶奶開心健康,感恩奶奶給予我的愛和精神力量。想起奶奶,一幀幀溫馨的畫面出現在眼前。

無聲的愛

中午,太陽帶着火氣降臨人間,老天爺似乎要把農田吸乾了。奶奶的汗水滑落臉頰,打濕着發尖。打開門,奶奶戴着頭盔,手上提着一個裝滿桃子的大籃子,另一隻手提着一個袋子,身上斜挎着包……我連忙上前幫忙拿東西。

「幺兒,我過來送個桃子。」奶奶喘着氣說。

我的心裡泛起了一絲愧疚:「奶奶,那你留下來休息休息吧。」

「不了,我還要回去給你阿公煮飯,還要餵狗。下午還要摘桃子去學校那邊賣呢。」奶奶嘆息道,取下眼鏡,疲憊地閉上了雙眼,歪在沙發上歇一會兒,又提起東西出門了。

奶奶愛我們永遠有她的方式,那就是給予。不僅給予物質上的,還有精神和愛。

奶奶心靈手巧。她常會做一些超級美味的家常菜,如餐館裡的頂級菜品一樣。每一道菜,每一種食材,都是奶奶辛勤澆灌、親手種植而來,新鮮健康,再經過奶奶油鹽醬醋精心調製而成,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我們獲得了極大的味蕾滿足

每個暑假寒假我都喜歡去和奶奶住一段,周末,我和爸爸媽媽也經常回家和阿公奶奶吃飯。每一次相聚都是可貴的。奶奶的默默付出,造就了我們的幸福生活。

奶奶的眼睛 我上初中前,奶奶眼睛其實是近視的,而且是1000多度的近視。可以說取下眼鏡世界變成了模糊的色團,分不清什麼是什麼。但是,有一天她的眼睛開始變化,她看見的不再是色團了,而是黑色中帶着幾絲彩色,到後來越來越嚴重,去醫院檢查,說是眼角膜脫落,要做手術。在此之前,奶奶常在夜晚幹活,晚上11點多才吃飯,一家人都十分擔心。直到做完了手術,她的生活也方便了許多,奶奶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但奶奶仍然每天在田裡勞作,根本不顧我們的勸說和自己的病情。

奶奶的眼睛很大,奶奶的眼睛又很小。她的眼睛裡裝着幾十畝田,栽滿了一年四季豐收的五穀,而今她的眼睛卻再也看不全農田了。我記得,先前她照顧農田,如照看子孫一般精心陪護。每年都要挖田種苗,每天都要挑水灌溉,上上下下何止走了上萬步。有時也會跟來幾隻狗,都是奶奶餵養長大的,在農田裡奔跑打鬧,有時圍繞着奶奶,似乎在說:「奶奶,回屋休息休息吧。」奶奶種着田慈祥地笑着。

奶奶的一生 奶奶有五個姐姐,她是老幺,也是年輕時最好看的。而如今卻彎着背,黑髮中泛着一縷縷白髮,後來剪成了男生頭,再也扎不了好看的辮子和精神的丸子了。 我的奶奶或許也並沒有什麼傳奇,但是,她的身上有着中國勞動人民的堅持不懈、不怕累不怕苦、自給自足的精神,她是典型的傳統穠人。她沒有什麼愛好,只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方式把幸福傳遞。她一天接觸最多的是莊稼和狗狗。莊稼不說話,用開花結果的方式報答奶奶;狗子不說話,用忠誠回應奶奶,給予奶奶心靈上的慰藉。即使讓奶奶放棄所有的到金錢,但她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那幾畝田地,以及那幾隻陪伴了她十幾年的狗狗。這可能是我永遠無法體會到的一種深情。

夜裡,奶奶摸着黑,去田裡給莊稼澆水。那田離家裡不遠,奶奶憑着微弱的光線,從湖邊挑起一擔擔水,澆灌在田野里。一滴滴水浸潤着莊稼,一滴滴汗浸濕着衣服,一滴滴血流淌在心中。回到家,奶奶第一件事是給狗狗們吃晚飯了。她提上狗狗吃的食物,頭上戴着燈,擔心傷到狗狗。卻無暇顧及自己。奶奶太累了。我只想對她說:「奶奶,你歇息吧!」

指導教師:李 雲[1]

作者簡介

張屹琳,我來自「來了就不想走」的優美城市——成都,是成都市錦江區師一學校初二的學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