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奢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奢華指非必要但可為人類帶來愉悅享受、昂貴不易得、或奢侈的事物或環境。大多歐洲語言中,奢華一詞(如英文 luxury)都源於拉丁語 luxuria,指「過剩」或「生活中額外之物」,是「衣食足」以外的消費行為。

詞義用法

奢華即表示「奢侈」、「華麗」。多形容有錢人的生活,也形容愛慕虛榮的人所渴望的生活。很多地方看作貶義詞。

但是,從消費觀和社會觀來看,「奢華」其實是一個中性詞,它指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品位和格調的象徵。在西方社會,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生活方式,且是值得鼓勵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態度,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也對社會起到了推進作用,其追求個人生活品質的提高也是理所應該的。而這種做法也對社會其他人群造成影響,使更多人知道個人奮鬥的重要。從而,從側面促成了良性的循環。從經濟學(特別是營銷學)來看,這屬於市場細分的結果,是一部分人的消費需求所衍生出來的,所謂上流社會生活態度的形容詞。

奢華的世界史

在歐洲啟蒙歷史前後的脈絡下,奢華一直是巴洛克式的國家重要組成部分,嵌鑲於當時社會的政經邏輯中,也就是以君主宮廷的喜好花費為中心的社會來產出相關的經濟活動。然而在18世紀,奢華受不同的政經邏輯影響,當奢華隨着財富的中心漸從宮廷移往城市時,其活動同時刺激並表達了消費活動的興起,進行將消費者和物件商品的新關係擴散於各地。

世界史學家及中國研究學者卜正民將美洲大陸的發現和北美的探索和歐洲奢華消費的海狸毛皮連結起來,由於歐洲海狸近乎絕跡,而歐洲人槍炮的技術發展,讓歐洲奢華消費能在北美找到新原料。

奢華的政經理論

蘇格蘭啟蒙運動思想家對於奢華和經濟活動的關係存有不同看法,伯納德·曼德維爾將奢華合理化成有效的經濟需求,而大衛·休謨[1]則區分壞的奢華和無辜的奢華,支持後者對國家產業繁榮有幫助。詹姆斯·斯圖亞特主張在對外貿易和內地貿易的初期階段鼓勵公民之間的奢華,但要將那些會降低人民活力及生產力的奢華排除在外。

低調奢華

奧黛麗·赫本曾經把極簡的黑白色演繹得高貴動人,克拉克·蓋博在《亂世佳人》中一襲西裝,風度翩翩。對於優雅的最初印象,人們似乎都是來自於銀幕上的那個已如遮挽不住的流水般逝去了的年代。而真正的貴族,我們卻忽略了其中所蘊涵的某種意味:低調與貴族、高雅並非衝突。在那個年代裡,貴族打扮得保守低調,身上攜的可能是祖父傳下來的精緻懷表……

人們被保守,低調本身淡然堅定的高貴氣質折服。它是一種見過極盡絢爛之後的樸素。他們早已不在意潮流,似乎可以輕易淹沒在人群中,只有了解的人,才明白細節處的質感——而這些細節,便是同一階層內相通的密碼了,含蓄,而帶些驕矜。

這種奢華便是低調。從歐洲有時尚開始,低調奢華就是貴族的穿法[2]。最低調的實則最高調。因為這代表了一切美好事物的標準,例如衣服、建築、音樂詩歌,簡潔、凝練、幽雅,才能直抵內心。

視頻

奢華相關視頻

「全球唯一十星級酒店」,到底有多奢華?
這個小院外面看着簡單,裡面低調奢華,太漂亮了!

參考文獻

  1. 重溫大衛·休謨的貿易平衡觀,東方財富網,2019-10-8
  2. 《低調的奢華》,新浪博客,201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