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祭南嶽十四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奉敕祭南嶽十四韻》 |
作品名稱: 《奉敕祭南嶽十四韻》 創作年代: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呂溫 |
呂溫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頗有成就的詩人,他的文集是由大詩人劉禹錫編訂的,可見他是一位深受敬愛和推崇的詩人。他的詩能夠反映出時代中唐內憂外患的大背景,同時可以反映出其宏遠的追求與不幸的命運。[2]
詩詞正文
“ | <皇家禮赤帝,謬獲司風域。
致齋紫蓋下,宿設祝融側。 鳴澗驚宵寐,清猿遞時刻。 澡潔事夙興,簪佩思盡飾。 危壇象岳趾,秘殿翹翬翼。 登拜不遑願,酌獻皆累息。 贊道儀匪繁,祝史詞甚直。 忽覺心魂悸,如有精靈逼。 漠漠雲氣生,森森杉柏黑。 風吹虛簫韻,露洗寒玉色。 寂寞有至公,馨香在明德。 禮成謝邑吏,駕言歸郡職。 憩桑訪蠶事,遵疇課農力。 所願風雨時,回首瞻南極。 > |
” |
— <《奉敕祭南嶽十四韻》>,<詩詞名句網> |
作者簡介
呂溫(772年~811年),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濟市)人。德宗貞元十四年(798)進士,次年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薦任左拾遺。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為入蕃副使,在吐蕃滯留經年。順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參與"永貞革新"。永貞元年 (805)秋,使還,轉戶部員外郎。歷司封員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與宰相李吉甫有隙,貶道州刺史,後徙衡州,甚有政聲,世稱"呂衡州"。[3]
呂溫是封建時代非常難得的一位開明法學家和法律實踐者。呂家為唐代世宦名門,溫祖呂延之官至浙江東道節度使,父呂渭官至禮部侍郎,呂溫兄弟四人皆有才名,以文學稱世。呂溫幼年從父學,及長,師事著名學者陸贄研習《春秋》,並從梁肅學詩,詩文為時人賞識。進士及第的次年又中博學宏詞科,授集賢殿校書郎。
視頻
參考資料
- ↑ 《奉敕祭南嶽十四韻》 詩詞名句網
- ↑ 中唐不可低估的詩人,呂溫十首詩作,雋永深長,又體現宏遠的追求 刺蝟讀書
- ↑ 解析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 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好看視頻